山东滨州听民声问民需解民忧得实效

来源:人民日报    日期:2018-01-05    浏览量:

“树叶绿,花儿艳,如同住在桃花源;农家院,改旱厕,堪比城里卫生间。”在山东滨州惠民县皂户李镇康家堡村,村民康汝柱编的这个顺口溜传遍了十里八乡。

这是山东滨州市5年来听民声、问民需、解民忧取得成效的生动写照。

市委常委每人联系2个村

惠民县皂户李镇康家堡村以前是个地地道道的后进村:种植结构单一、农民持续增收乏力;无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集体收入无路可循;村容村貌脏乱差。

变化出现在2014年,康家堡村成为滨州市委书记张光峰的“联村为民”联系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康希良说:“张书记联系我们村后,手把手教方法,村班子转变了思想、开阔了视野、充满了干劲”。

当时,滨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市委常委“联村为民”活动,要求发挥市委常委“带头学、带头做、带头解难题”的示范表率作用,深入农村基层、深入群众中间。滨州市委常委每人联系2个村,其中1个后进村或贫困村、1个先进村或特色村。

张光峰多次召开村班子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组织村党员代表到市内外新农村建设特色村参观学习,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克服“等、靠、要”依赖思想,转变工作作风。2016年,该村党支部被山东省委授予“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村干部“喊、训、吵”的工作方法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用心、用情带领村民致富增收。2016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600元。“领导带头就是鲜明的旗帜,上级垂范就是无声的命令。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牢牢扭住基层党支部这个重点,抓好党支部制度建设这个关键,让党支部吹响‘集合号’、当好‘小郎中’、用好‘处方权’。”滨州市委书记张光峰说。

“第一书记”驻村帮扶

在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里则街道庄科李村的村委会办公室的显著位置,悬挂着刘凤霞带领村干部、村民建设新庄科李村的现场照片。2014年,时任中共滨州市委宣传部文艺科科长、驻村“第一书记”刘凤霞来到庄科李村,一待就是两年。

村支部书记李海滨指着村委会前的水泥路说,以前村委会门前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刘凤霞来了以后,首先从“路”上下手,协调政策资金,并跟李海滨一起组织村民筹资建路。2014年以来,庄科李村克服困难,高标准完成了农田沟渠整治、自来水升级改造、农村电网工程改造等工作。“现在我们村旱厕改造率先完成,还自己建了日间照料中心、幼儿园、卫生室,方便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李海滨说。

自2012年起,滨州市开始选派第一书记到农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至今已有三批第一书记完成了驻村帮扶任务。2017年5月,市委市政府工作部门、市人大机关、市政协机关等单位选派了104名第四批第一书记,帮助94个贫困村和10个特色村办实事、惠民生。

家门口夯实社会保障

2014年5月,滨州经过试点后,在全市推开乡镇住院起付线以上全报销制度,受到群众普遍欢迎。

“经测算,我们将农村参保患者入院治疗起付线定为200元,在全省医保统筹目录范围内,超过部分全部由医保基金承担。”滨州市社保中心居民医保科科长李元新介绍。制度实施以来,全市共37万出院群众享受到政策实惠。

市级财政安排了3000万元专项资金,统一为基层购置医疗设备;县级财政配套资金,新增业务用房3.5万平方米;402名急缺急需卫生技术人员应聘到岗……

在滨州博兴县吕艺镇,政府联手当地著名企业京博控股和村委会,先后投资1.35亿元建立了公益性的老年公寓,公寓的医务室设有专业养老护理员34人,专职医护人员4名,并为老年群体专门设置有防滑砖、专用通道、扶梯、供氧系统和呼叫系统等。

据统计,该政策实施以来,滨州乡镇次均住院费用和群众个人自付费用逐步下降,已累计为基层就医群众节省医药费用超过2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