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茂名:全面推行“候任村干部”制度
来源:共产党员网 日期:2018-02-09 浏览量:
广东省茂名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着眼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村(社区)长远发展需要,在总结电白区“村干部候任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市全面推行“候任村(社区)干部”制度,通过建立完善选配、培养、管理、激励一整套机制,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定选拔配备标准,严把“候任村(社区)干部”入口关。明确选配目标,规定全市1902个村(社区)最少要选配1人,村(社区)户籍人口5000人以上、“两委”班子成员有2人超过55周岁的,选配2名;注重选配党员干部、女性干部和年轻干部。严格选拔条件,重点从本村(社区)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回乡大学生和其他优秀人员中选拔;设定“八项基本条件”,突出把握好政治标准,杜绝政治不合格的人员成为“候任村(社区)干部”人选。明确不作选拔的“九种情形”,坚决防止“带病选拔”、“带病上岗”;注重防止出现“近亲繁殖”问题,“候任村(社区)干部”人选与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有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由镇(街道)党委集体研究审批,从严把关。
建教育培养机制,推动“候任村(社区)干部”能干事。建立结对培养制度,驻村(社区)的镇(街道)班子成员和村(社区)“两委”干部结对培养“候任村(社区)干部”,注重传帮带培养锻炼其处理农村复杂事务、发展农村经济能力及农村工作方式方法。建立挂职培养制度,采取“内挂村级职务”和“外挂镇街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安排“候任村(社区)干部”担任村(社区)“五员两助理”,即安排担任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操作员、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治安联防员、食品药品监督员,挂任村(社区)书记助理、主任助理,每年选派到镇(街道)机关站所进行为期1个月的挂职锻炼,不断提高其实际工作能力。另外,还建立了能力培训制度、列席会议制度、谈心谈话制度等配套制度,帮助“候任村(社区)干部”成长成材。
立管理考核规矩,促使“候任村(社区)干部”肯干事。建立考勤和请销假制度,加强对“候任村(社区)干部”日常履职管理,考勤情况纳入日常工作考核。建立台账管理制度,各镇(街道)建立“候任村(社区)干部”个人档案,对其基本情况、专业特长、培养锻炼、工作表现、考核使用等情况归档管理。建立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制度,采取“两考核一评议”方式进行考核。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作为“候任村(社区)干部”进退留转的重要参考依据,对存在品行不端、办事不公、履职不力、纪律散漫、考核不称职等情形的,坚决予以辞退,并由镇(街道)党(工)委依程序补充配备人选。
解激励保障难题,引导“候任村(社区)干部”想干事。落实待遇保障,“候任村(社区)干部”的待遇补贴原则上不低于现任村(社区)“两委”干部的50%,由财政承担1000元/人/月,缺额部分由镇村两级统筹解决。鼓励各地根据实际,制定“候任村(社区)干部”绩效奖励办法,进一步加大激励保障力度。落实发展出路,对年度考核优秀等次且符合条件的党员“候任村(社区)干部”,在职数范围内,逐步安排进入村(社区)党组织班子,特别优秀的安排担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在村级换届时,任期内年度考核评定为称职以上等次的“候任村(社区)干部”,优先提名为支委成员或村(居)委会成员候选人建议人选。如电白区2017年村级换届时储备的276名“候任村(社区)干部”,共有196名顺利当选为村(社区)“两委”干部,当选率为71%,其中7名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成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