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六项工程助力脱贫攻坚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日期:2018-04-11    浏览量:

“每天工作8小时,周末正常双休。单位管吃管住,工作就是打扫卫生,活不重,挺好。有了工作,生活也稳定了。”柯昌平笑呵呵地说道。柯昌平是陕西商洛丹凤县武关镇养阳阴村的贫困户,也是陕西人社厅牵头开发公益专岗后,全省开发公益性专岗助力脱贫攻坚的众多贫困户之一。

2017年陕西省人社厅按照省委省政府在扶贫领域全面贯彻精准的要求,印发了扶贫六项工程实施方案。其中率先在全国开辟了就业扶贫的新路径——公益专岗。公益专岗政策以“精准对接、因人施策、服务扶贫”为原则,将全省各级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外服务性、辅助性岗位统筹开发,合理配置,有效利用,从业人员工资由用人单位负担,政策向“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倾斜,就近就地,使他们通过兜底安置上岗就业。用公益性岗位吸纳“三无”贫困劳动力就业,拓宽了贫困群众的就业渠道,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2018年,陕西省人社厅进一步细化就业扶贫公益专岗管理,印发《就业扶贫公益专岗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公益性专岗的工资水平不得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标准,应同工同酬。同时,要求公益专岗的管理遵循“谁用人、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用人单位与从业人员建立规范的用工关系,用工期限不低于1年,工资待遇由用人单位支付。鼓励用人单位长期留用贫困劳动力就业。据统计,截至去年年底,陕西省、市、县三级政府部门共开发公益专岗20092个,满足了贫困劳动力的就业需要,也为用人单位提供了有效的服务保障。

近期,为深入推进就业扶贫工作,陕西省人社厅进一步细化扶贫六项工程。今年围绕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总体安排部署,以“三无”贫困劳动力,深度贫困县、计划摘帽县等为重点,加大政策的倾斜力度、资金扶持力度、基地(社区工厂)的建设力度,在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数量和质量上下功夫,使有劳动能力的计划脱贫户至少有1人实现稳定就业。

在转移就业拓展工程方面,2018年计划新增就业扶贫基地不少于150家,每个贫困县至少建立2个社区工厂,每个深度贫困县至少建立3个社区工厂。公益性专岗的开发重点放在县乡两级,省级部门岗位面向全省统一招聘,向深度贫困县和计划摘帽县倾斜。

在创业带动扶贫工程方面,2018年实现贫困劳动力创业0.45万人,创建创业担保贷款信用乡村40个,在贫困县普遍建立以贫困劳动力为扶持重点的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园区)。

在技工教育赋能工程方面,2018年力争组织2000名有就读技工院校意愿的贫困家庭中应往届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免费上技校、学技能。同时,积极落实每生每年2600-3600元的免学费补助资金和每生每年2000元的国家助学金补助,确保每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都能享受到技工教育国家资助政策。

在职业培训提升工程方面,2018年计划完成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4.55万人,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推广“龙头企业+免费培训+定向输出+就业安置”的培训模式,引导企业在贫困劳动力集中的地方建立职业培训基地,就地培训,即时上岗。推广“学校+企业”的培训模式,积极推广开展为期3个月左右的精准扶贫中期技能培训,使贫困劳动力接受较为系统的技能培训。推广“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新型职业技能培训模式,以农村专业合作社(公司)为载体,瞄准产业技能需求进行培训。

在人才智力支撑工程方面,做好从“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项目的优秀人员中定向考录公务员工作,适度降低招录门槛,适当向深度贫困县、计划摘帽县倾斜。举办脱贫攻坚专题研讨班和培训示范班,重点抓好贫困地区公务员和扶贫岗位公务员的调训,面向贫困县特别是深度贫困县开展“送教下基层活动”。落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小学教师支医支教政策,继续落实专业技术人员评审高级职称前必须完成下乡一年的要求。根据贫困地区的需要,实施2018年苏陕协作专业技术人才扶贫项目,为贫困地区培养和储备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

在社会保险保障工程方面,做好建档立卡未标注脱贫的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农村困难群体由政府代缴50元保费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享受人员2018年基础养老金增加5元。在全省普遍提高最低缴费标准前提下,对贫困人口保留最低缴费100元档次。大病保险起付线向特困人员、低保对象、低收入救助对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降幅不低于5000元。在脱贫攻坚期内,对农村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执行统一的脱贫攻坚期大病保险倾斜政策,大病保险起付线统一降至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