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瓮安:支部建在产业上 党员发展在一线

来源:共产党员网    日期:2018-04-18    浏览量:

在脱贫攻坚中,贵州省瓮安县猴场镇马场坪村积极探索,在建设“双支部”产业示范基地过程中,把支部建在产业上,把党员发展在第一线,切实做到一个支部引领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实现了富民强村、村企共赢的双赢局面。

规模种植 引领致富奔小康

马场坪村土壤滋润、气候宜人,非常适合种植太子参,群众的积极性相对较高。村支“两委”经过深入考察、研究,于2017年10月成立了猴场镇马场坪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党支部,由村党总支委员担任支部书记,开展“双支部”引领,使产业发展组织化,带动群众种植太子参5250亩,联结建档立卡贫困户141户530人。

45岁的杨通屏是马场坪村的种植大户,也是村委会副主任,同时还担任马场坪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已有10多年的农村工作经历。他表示,在成立了种养殖合作社党支部后,就有32名党员分布在马场坪村的34个组的辖区内,每一名党员都沉在一线做工作,自己种植的同时还带动在家的群众种植,村里的太子参从开始的3000多亩,在1年时间里就发展到5250亩,这就是32名党员到各片区、各网格去起到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双支部”的引领下,全村建档立卡户全部加入了合作社内,通过种植太子参或出租土地获得经济收入。由于太子参的经济效益比普通农作物高,有的老百姓还扩大了自己的产业,彭德建就是其中一位。他种植太子参已有多年。他告诉笔者,以前种植玉米一亩最多有1千多元钱,太子参比玉米的收入要增好几倍,收成好的时候一亩有1万多元钱,很大程度增加了自己的收入,同时也使自己在2016年实现了脱贫。

彭德建还告诉笔者,以前大家种植太子参都属于散户,各种各的,也没有技术指导,全靠自己摸索,而且市场好的时候大家盲目扩大面积,市场低迷的时候又愁销路,市场波动起伏很大。现在加入了合作社,再也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

在合作社党支部的引领下,彭德建没有了后顾之忧,今年还扩大了种植面积,他说:“去年种11亩太子参,除了本钱赚了10万余元,今年扩种到25亩,如果不遇到天灾,今年保守能收入18万左右。”在他的悉心管护下,太子参的长势都很好,如果不受天气影响,今年他的太子参将会给他带来更多的收益。

保底收购 产业稳定 百姓安心

群众关心的是受益,担心的是风险。针对这一问题,马场坪村合作社党支部带领社员积极跑销路、找市场,加强对外宣传,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与贵州四季丰农业、瓮安万福农业及贵州丰满园等公司签订了保底收购协议,拓宽了产业销售市场,形成了群众与产业的有效联结机制,推动产业发展市场化。

杨通屏告诉笔者:“我们在产销上,特别是在中药材这上面,同四季风公司签订了一个产销合同,这就对老百姓有个保障收购,让老百姓吃下定心丸,种得下去收得回来。”

目前,全村共种植中药材太子参5250余亩、精品水果1100亩,共涉及739户农户,2951人,户均增收7000元以上。产业有了,市场不愁了,如何管护好太子参的问题又摆在了合作社的面前。合作社在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时,明确了企业要每年不少于两次给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并要派驻10名精英团队长期在合作社范围内进行跟踪服务。同时,种植大户在种植过程中不断摸索出许多经验。杨通屏在种植过程中也找到了一套种植经验,他告诉笔者,他会将全村的种植户不定期聚集在一起,共同交流种植经验,着力把产业做得更好更大。

下一步,马场坪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还打算将中药材产业向深加工延伸,延长中药材产业链,同时为种植户建设一个洗、选、烤一体化的场所,为种植户节省更大的人力、物力,给种植户带来更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