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真学、真懂、真信”
——江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见闻
来源:光明日报 日期:2018-04-23 浏览量:
着眼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红色文化育人”的教学理念,江西师范大学将红色资源开发与教育引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探索出一套成熟的课程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日前,笔者走进江西师大,从课堂上到学生中,切身感受课改春风带来的“不一样”的体验。
“一边从琼楼玉宇沦为残垣断壁,一边从破落街巷蜕化成十里洋场,帝国主义的侵略究竟给我国带来了什么?”教学楼2209室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吴郁琴正在授课。
通过对比焚毁前后的圆明园以及开埠前后的上海外滩影像资料,马克思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论述被吴郁琴巧妙地引进课堂;讲到列强对中国的军事侵略,她用新近“现象级”电影《红海行动》中非洲国家伊维亚山河破碎、炮火纷飞的场景将听课的同学拉回到百年前列强环伺,硝烟四起的旧中国。彼时,教室里回荡起《七子之歌》的旋律——“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这样的思政课才有激情!”下课后,会计学一班,大二学生王可可对笔者说。
这样的片段在江西师大思政课改革实践中随处可见。
“以前的思想政治课程理论性强,内容艰深,学生代入感差,学习主动性不足。通过改革,我们努力在思政课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江西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周利生告诉笔者。据了解,由该校思政课教师录制的慕课系列网络公共课程已经陆续与广大学生见面。
自2004年起,江西师大就启动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立了“江西省红色资源开发与教育研究中心”,该中心是全国较早成立的红色资源开发与教育专门研究机构。近年来,该校形成了以全国模范教师、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的红色资源开发与教育研究团队,打造了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平台,出版了学术论著20余部,发表红色资源开发与教育论文100余篇,形成了较丰硕的红色资源研究成果。
在课堂上,江西师大按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红色基因传承“一课一品”实践教学,包括阅读红色经典、革命老区社会调查、参观红色基地、情感道德体验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在课堂外,江西师大每学期从全校自愿报名的2000多名学生中,选拔50人左右组建“大学生红色文化宣讲团”,先后开展了红色宣讲“井冈行”“延安行”“苏区行”“八一行”和“西柏坡之旅”“重走长征路”等实践体验,寻访红军足迹,瞻仰革命旧址,收集整理革命故事,感悟红色革命精神。宣讲团成员在接受红色文化实践教育后,返回思政课堂宣讲红色文化,实现了红色文化传承的全覆盖,创造了“点面结合”的红色基因传承新模式。
回想起两年前参加学校组织的苏区之行,江西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黄丽云至今记忆犹新,三天时间里,从赣州于都县的“长征第一渡”到瑞金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在回忆录里,她留下这样的感悟:“今日的我们只能在这一寸寸土地,一处处旧址里寻找蛛丝马迹,并将那感人肺腑的事迹传承下去,让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从这些感人事迹中体会那个年代的艰苦,感受革命年代红军战士的无私奉献和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精神。”
组建红色社团、打造红色班级、开展红色宣讲、创作红色艺术作品……江西师大充分利用教学研究、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校园文化等环节,为思政课特色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积累有益经验。
“我们做这一切就是为了让学生真学、真懂、真信。”周利生说。
如今,江西师大基于红色基因传承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吸引了国内60余所高校借鉴学习。今年1月,在教育部公布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体检报告”中,江西师大“红色基因传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得到了充分肯定。
“江西是富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处处留下革命先辈们战斗的足迹。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红色资源教育贯穿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全过程,将红色资源转变为独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江西师大党委书记田延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