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惠安:繁荣乡土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党建网    日期:2018-05-01    浏览量:

近年来,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大力实施乡土文化活化战略,努力建设乡风文明的现代化新农村,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文化支撑,让人民群众在文化滋养下过上幸福美好新生活。

深耕本土,传统文化“火”起来。注重传承历史文化精髓,做活惠安乡土文化文章,更好地满足老百姓各类精神文化需求。特色品牌彰显魅力。挖掘“惠女、惠雕、惠建”等传统文化精髓,制定《惠安县雕艺文化和闽南建筑特色融入美丽乡村建设意见》,推广“乌兰牧骑式”文艺小分队演出模式,组建惠女风情表演小分队,每月举办群众性专场文艺演出;开展惠安木雕、惠安南派布袋戏、高甲戏、惠女服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进机关、进镇村、进企业、进军营、进校园活动等,推动“惠”字号传统文化品牌活化传承。传统民俗焕发活力。深化“一村一品”群众文化活动,持续培育一批内涵深厚、韵味独特、各具特色的乡土民俗活动品牌。如小岞镇常态化举办惠安特色美食制作技艺和惠女婚嫁风俗展示活动;净峰镇组建7支民间惠女南音队,深入广场、学校唱响“惠女”“南音”两大非遗;东桥镇结合当地特色,定期举办渔家文化节,开展挖牡蛎比赛、渔家角力等民俗活动,打造渔家人专属节日。2018年以来,全县开展各类民俗文化活动300多场,极大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乡土能人不断涌现。积极发掘和培育民间文化骨干人才,成立惠安县文艺志愿者艺术团,常态化开展文化“三下乡”、送戏下乡、送图书进校园、送文化进社区等活动,不断丰富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引导曾梅霞、李丽英、张汉宗、张川河等乡土能人分别创办惠女民俗风情园、小岞惠安女民俗创作、惠女风情写生、惠安女艺术创作等基地,推广传播惠女文化;螺阳镇田边村民自发成立农民歌唱队,螺阳镇西北社区成立夕阳红艺术团等,最大限度激发乡村文化活力。

强化引领,乡土民风“淳”起来。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不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进“一约四会”。开展优秀村规民约评选征集活动,提高村规民约的约束力和执行力。截至目前,全县有213个村(社区)制定村规民约,198个村(社区)建立健全村民议事会或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等“四会”,在遏制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奢侈浪费、失信失德、黄赌毒等陈规陋习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整治婚丧礼俗。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神事不办”的文明新风,崇武镇开展“倡导移风易俗,简化婚丧喜庆”系列活动,东桥镇化解邻村百年不通婚习俗,聚龙小镇举办“邻里和睦百家宴”,开展青年交友和集体婚礼活动等,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农村陋习得到根本扭转。同时,积极做好城乡公益性骨灰楼堂和公墓的建设工作,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移风易俗文明殡葬工作的意见》,组织召开全县治丧礼仪讨论会,推行生态安葬,规范治丧行为。唱响“最美家庭”。在全县农村广泛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通过组织推荐、自荐、互荐等形式,深挖“家+文化”典型示范。一段时间以来,共评选表彰118户县级“最美家庭”,4户“最美家庭”受省市表彰。在社区(村)组织评选表彰“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我身边的好人”“美德少年”“最美乡村人家”等活动,传播身边好人故事,倡导乡村文明新风尚。

整合资源,文化阵地“活”起来。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好用好农村各类设施阵地,充分发挥村级文化阵地综合服务功能。盘活乡村文化阵地。2017年以来,利用村广场、空地规划建设13个标准篮球场和36条健身路径,新建螺阳、黄塘、紫山、涂寨4个镇级综合文化站,建设崇武镇潮乐村、山霞镇山霞村2个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鼓励乡贤投资文化。不断激发民间文化热情,鼓励乡贤自发参与文化建设,山霞镇陈木春筹集300多万元建设农家民俗馆和农家艺术馆,每年吸引游客数十万人次。同时,各镇村牵头建立“乡贤工作室”,发动退休老干部、老党员等当地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在有效调解邻里纠纷、淳化乡风民俗、及时听取解决群众问题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培育“问海”“惠女风情园”“惠女客栈”等一批独具惠女风情民宿客栈,建设惠女服饰传习所和惠女摄影特色写生基地,鼓励民间自发组织惠安女婚嫁、妈祖诞辰、渔归、惠女南音表演等地方民俗活动,打造惠女旅游精品,拓展乡村农民收入来源。结合磊艺、豪翔、荣发、鼎立等国家级、省级工业旅游点,打造十里雕艺文化长廊,推广一批雕艺百年老店,开辟雕艺文化旅游线路,丰富雕艺文化旅游品味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