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宜丰:绩效考核激发干劲

来源:西宁市委组织部    日期:2018-08-24    浏览量:

江西省委组织部在宜丰县芳溪镇开展干部绩效考核试点,该镇出台“设岗择人、量化考核、绩酬挂钩”系列措施,让干部干在明处、比在明处、奖在明处,激发基层干部的竞争意识和工作热情。年底,该制度就在宜丰县全面推开。

绩酬挂钩,让数字来说话

该镇参照事业单位绩效管理模式,推出了独具特色的“数字化绩效管理”方法。根据干部工作的难易、繁重程度,设定0.01-0.15的不同系数定岗定责,系数大小和绩效奖励高低直接挂钩,激励干部勇挑重担,勇接挑战,破解基层工作中一些急难险重任务无人愿担的困局。

同时,为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管理,激发工作热情,打破年度考核“一考定全年”的惯性思维。芳溪镇实行日考勤、月对账、季考评、年考核紧密衔接的1000分制分段考核体系,即:将日考勤、月对账和季考评划分为18%、30%和52%不同占比,考核成效直接导入年度考核,并按优秀率25%、良好率60%、一般率10%、较差率5%的比例,分层确定年度考核等次,避免在年终一次性评比中好人主义、平均主义现象的出现。

民可评官,让群众来说话

为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考评每一名干部的业绩,在评价主体设置上,将村民代表、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企业代表和“两代表一委员”等的意见纳入到考核评价体系。

同时,在考核中引入了团队考核“加减法”模式,凡是分管工作获得县级及以上表彰的,对从事相应工作的领导干部给予加分;而分管工作推进落实不力的相应工作领导干部则扣分,以此促进各线(办)干部精诚团结,在攻坚克难时拧成一股绳,同心同力。

双向激励,让事实来说话

为了把好钢用在刀刃上,让不干活的人下得去,让想干事的人上得来,使干部队伍有动力、有压力、有活力,宜丰县采取正面激励和反向倒逼的双向激励措施打破官位“铁交椅”,形成能者上、庸者让、劣者汰的用人导向。

一方面,突出正向激励。在经济上,绩效奖金与个人年度考核得分成正比,并根据优秀、良好、一般、较差考核等次分别按110%、100%、90%、80%比例发放奖金。同时,科级干部的绩效奖金与其主要分管工作排名挂钩,凡在全县线上排名前3位的,绩效奖金上浮10%。在政治上,对在绩效考核中表现优秀的干部,镇党委优先向县委推荐提拔重用、优先推荐调任公务员、优先推荐提名“两代表一委员”、优先推荐“三方面人员”参加选拔考试等一系列“货真价实”的奖励兑现正面激励。

另一方面,强化反向倒逼。在经济上,科级干部的分管工作在全县排名后2位的,绩效奖金下浮10%;分管或负责工作被“一票否决”的,出现一项,相关干部绩效奖金按70%发放;出现两项,相关干部绩效奖金按50%发放。而在政治上,年度绩效考核评为倒数后3位的干部由分管领导进行提醒谈话;对连续两年倒数后3位的,由主要领导进行诫勉谈话;对连续三年倒数第1位的予以辞退,连续三年倒数第2、3位的待岗处理,以“倒逼”的压力增强干部干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