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教育体系打造最强“红色基因”
来源:共产党员网 日期:2019-06-06 浏览量:
近年来,江苏省靖江市生祠镇加强红色教育体系建设,让全镇广大干群在“三大精神”鼓舞下奋力建设强富美高新生祠。
目前,该镇有2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岳庙、刘国钧故居,还有1个被靖江市文明委命名的“靖江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竹林人家”。为充分发挥3个爱国主义教育阵地作用,激发爱国情怀,培养民族精神,我镇不断创新思路,拓宽视野,以丰富的形式和多彩的活动增强教育基地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一是全方位提升“红色阵地”教育功能。围绕更加全面展示刘国钧成长轨迹,讲好国钧故事,刘国钧故居管理处对故居内外进行了全面提质改造,增加了灯芯绒博物馆展区,实现了场馆展示的智能化、现代化、立体化。与此同时,对岳庙内外设施进行全面翻新,对“竹林人家”重新修缮,塑强阵地教育功能。制定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使用方面的相关制度和瞻仰纪念流程,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权利义务以及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等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做到环境整洁美观,服务态度和蔼热情,言谈举止文明礼貌,基本实现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同时,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完善爱国主义教育相关内容,并对全市中小学生免费开放。游客观众通过参观教育基地、观看陈列布展和图片资料,听讲解员讲述抗金英雄岳飞精忠报国、扶助百姓的历史,刘国钧先生艰苦创业、爱国奉献的历程,革命先辈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事迹,让“忠诚、干净、担当”的岳家军精神、“艰苦创业、奉献社会、回报桑梓”的刘国钧精神和“星火燎原”的革命精神入脑入心,感受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自2008年至2018年,累计组织8.5万多名游客到教育基地进行了教育学习。
二是依托“红色故事”打造“红色课堂”。开设岳庙刘国钧故居党员干部党性“实境课堂”,组建以生祠小学、刘国钧中学教师为主体的“红色讲解员队伍”,及时更新编写爱国主义教育讲解词,并聘请优秀少年讲解员,定期为讲解员开展培训教育,使讲解尽量做到“因人施讲”。例如针对中学生的讲解,讲解员着重讲述被誉为中国现代杰出的实业家、著名的爱国民族工商业者刘国钧“人老心不老,一心跟党跑”的红心,把党史和革命史深深植入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针对小学生的讲解,讲解员语言简洁、生动,以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们悉心体会革命先烈的高尚情操。同时,扩大宣传领域,讲解员结合课堂与教材的特点,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其中,使爱国主义教育生动有效。2018年,各单位到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人员达6500人次。同时充分运用“我们的节日”“我们的价值观”节庆日(纪念日)等主题实践活动载体,抓住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以及“六一”“七一”“十一”等重要时间节点,深入挖掘节日文化内涵,举办岳飞诞辰系列文艺活动、金星论坛、红色故事汇等40余场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依托道德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讲述刘国钧诚信经营小故事和他一心为党为国的家国情怀活动25次。邀请建国前老红军、老党员作客竹林人家讲述革命斗争史、英雄人物事迹等历史故事50余场次,让红色精神入脑入心,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三是结合社会实践精心设计“红色线路”。整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推出红色资源的内涵,推出“红色教育线路”,通过微旅游的形式将红色资源串联起来,结合实景讲述真实发生的历史故事,开展各式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弘扬革命精神,传播时代正能量。在“红色线路”沿线展示公益广告宣传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靖江道德模范先进事迹。与全市各中小学校联手共建文化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制定共建计划,签订共建协议,确定联络员和辅导员,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多种形式的共建共育活动。让学生定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帮助打扫清洁,种植树木,维护基地环境卫生;让学生参与志愿引导,用学生自己的语言帮助讲解刘国钧、岳飞、革命志士的生动事迹,成为小小志愿者、义务讲解员。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护家园、感恩社会和自我奉献精神。2018年,各教育点免费为中小学生开办刘国钧爱国爱家乡讲座、专题报告近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