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关心关爱基层干部 激发基层干事活力

来源:光明日报    日期:2019-11-07    浏览量:

2019年是中央确定的“基层减负年”,北京市牢记“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出台《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若干措施》,强调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力戒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切实解决文山会海反弹回潮、过度留痕等突出问题,重点整治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突出问题,确保基层减负取得预期效果。

为了进一步为基层减负,北京市明确每周一为“无会日”,每年设定“无会周”,其间原则上不召开全市性会议;在城市副中心召开的全市性会议原则上均采用视频会议形式;到基层调查研究,看问题调研点比例不少于50%。

针对近年来基层社区行政负担过重、各类事项过多、服务自治功能不强的现状,北京市对原有的322项社区工作事项进行归类、合并、梳理,列出了依法履职、依法协助履职和各类取消项目等5份工作清单。其中,社区依法履职事项23类,依法协助工作事项28类,日常出具证明事项15项,取消社区评比达标项目25项,取消社区工作机构27个。

日前,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基层一线调研时强调,要关心关爱街道基层干部,建立必要的容错机制,激发他们在一线担当作为、干事创业。要关心关爱街道基层干部,建立必要的容错机制,激发他们在一线担当作为、干事创业。注重在街道培养历练选拔干部。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市里带头给基层减负,让基层把更多时间用在抓工作落实上。

十九届四中全会刚刚闭幕,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街道就在属地内砖角楼南里7、8号楼召开了由街道干部、社区党员、老街坊代表、物业公司等各方参加的学习会,大家围绕树立家国情怀,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开展了热烈的学习讨论,梳理出一系列群众最期盼解决的问题,从加装休闲座椅到自行车棚提升改造,能够解决的立即解决。

街道是城市工作的第一线、城市治理的关键环节、服务群众的重要纽带和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近两年,北京市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市委紧紧抓住街道这个层级,工作过问到街道,赋权到街道,力量下沉到街道,考评到街道,有事不出街道,打造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12345接诉即办”等一系列北京市民家喻户晓的政务服务品牌,成效十分明显。

进一步落实落细为基层减负。北京市还专门围绕“少填表”出台专门规定,持续开展社区表格清理规范工作,真正将社区从填报各类表格中“解放”出来,更好地聚焦主责主业。

笔者从北京市东城区东华门街道韶九社区了解到,过去基层干部到了社区就开始统计、汇总、填表,一上午坐在办公室里连居民的面儿都见不着的情况已经不复存在。经过整改,区级部门和街道要求社区填报表格事项由原来的90项精简为7项,精简幅度为92.2%。其中,街道负责的社区填报表格精简幅度最大,原有37项仅有3项保留。

如今,干部们有更多时间在辖区走街串户,几乎天天都能出去转转,为群众多发现、多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