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英才”发力新青海建设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日期:2020-08-09 浏览量:
核心提要
●重点围绕高原特色农牧、盐湖资源开发等重点领域需要,支持培养本地高层次人才544名
●邀请2200多名专业人才“候鸟式”来青工作,帮助培训专业技术人员12万人次
●省级人才项目评选开设基层专项,建立优秀青年人才举荐制度
●每年培养引进100名左右农业农村科技攻关人才、技术推广人才、新型经营主体领军人才和15个左右农牧业创新创业团队
党的十九大以来,青海省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深入推进“昆仑英才”行动计划,着力破解人才发展瓶颈问题,为新青海建设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多渠道增加人才总量,着力解决“有人可用”问题。把本土人才作为青海发展最重要、最基本、最持久的资源,不断加大本土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大力实施“青海学者”计划,评选支持5位扎根青海、创新突破、贡献重大的首批“青海学者”;大力实施“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重点围绕高原特色农牧、盐湖资源开发等重点领域需要,支持培养本地高层次人才544名,并将民营企业、社会组织人才纳入培养范围;大力实施“西部之光”访问学者计划,支持培养中青年人才353名;大力实施“中端和初级人才培养计划”,落实精品培养项目110余项,为基层和重点领域输送和培训专业人才4000余人次;围绕“中国制造2025青海行动方案”,大力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持续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养更多的“青海高原工匠”;大力实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工程,充分利用“田间学校”“农广校”等优势资源,推进新型职业农牧民和乡土人才培育工程,大力培养使用“土专家”“田秀才”、唐卡画师、拉面匠人等乡村工匠、文化能人和非遗传承人。着眼盐湖化工、有色冶金、新能源新材料等传统优势产业、现代生态农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新业态、现代服务产业等领域的人才需求,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通过柔性引才,邀请2200多名专业人才“候鸟式”来青工作,帮助培训专业技术人员12万人次。采取“校长+院长”模式,对省内3所本科高校团队式帮扶,清华大学4名专家教授担任青海大学校长,30多位院士跟进帮扶。
改进人才管理服务政策,着力解决“把人留住”问题。激励人才“愿往基层流、能在基层为”。出台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39条政策措施,统筹事业单位编制资源,建立全省人才编制库。在基层生态环保、农业、林业等领域实行岗编适度分离、“县乡一体、乡村一体”管理。省级人才项目评选开设基层专项,建立优秀青年人才举荐制度。持续深化省内人才智力对口帮扶工作,推动省属高校、科研院所等与基层有关企事业单位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每年引导一批高校、科研院所的博士、教授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有序流动。为各类人才放权“松绑”。制定印发《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实施意见》等政策,精简1/4的科研项目管理程序,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收益比例提高到70%以上,2019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9.1亿元。制定印发《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实施方案》。首次在“三区三州”地区农牧、林草、水利行业实行基层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机制,让基层专业技术人才有了“双线晋升通道;贯通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互认渠道;首次实现职业资格与职称对应,明确了55项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与职称对应层级。
提升人岗相适度,着力解决“把人用好”问题。不拘一格用好紧缺人才。为顶尖人才团队量身创设发展平台,不受行政级别、编制总量、岗位设置、工资总额限制。支持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组建专家团队,开展马铃薯脱毒和育种研究,大面积推广种植技术,带动农民增收。针对包虫病高发实际,为陈孝平、董家鸿2位院士打造“人才小高地”,安排专项资金和专业助手,深入农牧区实施“包虫病清零”救助活动,群众患病率由2012年的0.63%下降到0.3%。让人才在脱贫攻坚一线担当作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工程,每年培养引进100名左右农业农村科技攻关人才、技术推广人才、新型经营主体领军人才和15个左右农牧业创新创业团队,鼓励引导各类人才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施展才能、建功立业。全面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深入推行“科技副县长”“科技镇长团”等模式,持续提升县域人才集聚和创新管理服务能力。
培育人才生态体系,着力解决“人才环境”问题。推动和带动市州及重点用人单位创新人才政策、增加资金投入,形成了全省上下一股绳、合力投资人才发展的大格局。制定“人才之家”建设10条措施,在人才聚集企事业单位建成“人才之家”21个。优化人才生活环境。制定印发《进一步关心关爱专家人才的十条措施》,实现医疗“一卡通”、服务“一线通”,解决专家人才看病难、子女就学难、配偶安置难问题。着眼改善人才居住条件,营造良好生活环境,启动人才住房保障工程,目前已购买255套。组建成立青海省专家人才联合会,通过团结凝聚省内与省外、致力于建设青海、奉献青海的广大专家人才,努力打造支撑新青海建设的高端智库和全省专家人才共同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