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青白江:“五多五共”夯实党员教育基础

来源:共产党员网    日期:2020-12-10    浏览量:

  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紧盯党员教育培训资源重复建设、标准不一等问题,立足区内实际,探索建设党员教育联合体“绣川锋荟”,推动党员教育培训资源整合,有效提升了党员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多部门联动,推动教育共谋。为充分释放党员教育资源的“叠加效应”,区委组织部联合区纪委监委、区委宣传部、区委党校、区委党史研究室等党员教育培训职能部门,共谋全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一是达成“一组共识”。相关职能部门召开“绣川锋荟”建设工作碰头会,就师资阵地建设、课件教材开发等问题充分交换意见,在问题共解、成果共享等五个方面达成共识,为联合体建设“搭好框架”。二是形成“一个纲领”。联合制定《党员教育联合体“绣川锋荟”建设工作方案》,对“绣川锋荟”建设目标、建设原则、建设内容及工作要求等进行明确,形成联合体建设行动纲领。三是理顺“一套机制”。建立“绣川锋荟”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审议评估联合体建设推进情况、协调解决问题。2020年已召开联席会议2次,研究解决党员教育培训问题6个。

  多平台选用,推动师资共育。针对师资建设标准不一问题,制定《“绣川锋荟”讲师队伍建设办法(试行)》,从制度层面对讲师遴选、培育、管理、使用等环节进行统一规范。一是统筹“选”。有效整合“本土讲师”“党委讲师团”“百姓名嘴”“党校专(兼)职教师”等师资资源,按照政治理论、乡村振兴、对外开放等12个类别,选聘“绣川锋荟”讲师33人。二是精心“育”。实施讲师成长“春雨行动计划”,分团队开展集中学习、分享交流等活动,激发讲师学习积极性;举办讲师能力提升培训班2期,促进讲师快速成长。三是科学“管”。用好“蜀都约课”平台风采展示、预约授课、讲师评价等功能,提升讲师队伍信息化管理水平。四是扎实“用”。推动讲师在党员轮训工作中发挥作用,目前已有20余名讲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送课到基层,培训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及党员群众6900余人次。

  多方式挖掘,推动课件共制。针对优质课件缺乏问题,“绣川锋荟”成员单位合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课件遴选活动,通过“三个一批”,不断丰富优质党员教育培训课件库。一是同台竞技,赛出一批。开展“党课开讲啦”青白江区2020年“微党课”赛课活动初赛3场、决赛1场,遴选出优质“微党课”14堂。二是层层推送,荐出一批。开展“党课开讲啦 精心荐党课”活动,遴选党课视频课件23个、党课文稿30余篇。三是精心策划,摄出一批。面向全区征集党员教育电视片选题47个,确定制作项目22个,其中组团拍摄项目3个、单独拍摄项目19个,6部作品获评区级一、二、三等奖,2部作品获评市级三等奖、优秀奖。

  多智力汇聚,推动课题共研。坚持“三个导向”,建立“绣川锋荟”课题共研机制,成员单位及讲师队伍联合组建课题组,共同参与课题研究。一是坚持目标导向。以服务中心工作为目标,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推进课题研究,围绕内陆自贸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等重点工作确立研究课题5个。二是坚持问题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根本,紧盯社区发展治理、党建引领发展等工作中的难题推进课题研究,围绕开放型农业经济发展、村两委“一肩挑”等工作确立研究课题14个。三是坚持精品导向。以增亮点、出精品为标准,紧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推进课题研究,今年12个课题立项全省、全市党校系统调研项目,7个课题立项全市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项目。

  多维度构筑,推动阵地共建。针对阵地建设较松散问题,“点线面”结合,推动阵地共建。一是创建“示范点”。采取“基层党组织申报——成员单位‘一对一’指导——联席会议评估验收”模式,重点打造高质量、有特色的基层“微党校”示范校和特色教育基地18个。二是塑造“循环线”。将特色点位串联,区内以“锤炼党性修养、筑牢信仰之基”“美丽乡村、党建领航”等为主题,打造精品线路4条;区外依托“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党建联盟”,打造主题精品线路2条,构建形成区内、区外“双循环”的党员教育精品线路。今年组织基层党组织“打卡”精品线路80余次。三是拓宽“覆盖面”。推动培训阵地在地域上覆盖青白江、新都、金堂、广汉、中江等5个区(市)县,在类型上覆盖基层党建、社区发展治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10余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