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治徒有虚名的“假调研”

来源:秘书工作    日期:2018-07-05    浏览量:

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

多年来,一些领导机关安排调研活动并不少,但投入与产出总是不成正比。各种工作组多到时常在同一基层单位“打架”“撞车”,然而许多只是走走形式,有调研无结果——领导年年来,问题年年在。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重要指示,必须痛下决心,大力纠治徒有虚名的“假调研”。

真调查——应忌“到此一游”

党的十八大后,军队部署团级以上领导和机关干部当兵蹲连。习近平总书记就此作出重要批示:当兵要真当,蹲连要真蹲;当出真感情,蹲出真效益。

一个“真”字,抓住了领导机关下基层的关键与要害。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伸着巴掌,当然什么也抓不住。就是把手握起来,但是不握紧,样子像抓,还是抓不住东西。”调查研究不下“真”功夫,非但无益,反而有害。它严重影响决策的科学性,妨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也损害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形象。

反观一些领导机关的调查活动,与“真”的要求相去甚远。

有的“装样子”。“办法在实践中,点子在群众中。”下基层调研,本为解决问题,通过问渔问樵,找到过河之船与桥。然而不乏这样的现象:领导跟部属交代“最近搞个调研,你们找个题目”,更有甚者,没有题目就“先下去再说”。心中无“题”,下去何为?如此调研,只会是象征性地走走、看看,从办公室到会议室,听听汇报、看看材料,不是“开春的柳絮”,便是“井中的葫芦”。

有的“熬日子”。调研需要走出办公大楼,来到田间地头,本就是个辛苦活儿。但一些人搞调研,却是因为在机关待久了“闷得慌”,于是乎找个名头下去“看看景”“散散心”。又或者快到退的年龄了,或工作岗位可能有调整,于是找个地方转一转,没到过的“补补漏”,去过了的“会会友”。那些“嫌贫爱富”式的调研,多是如此。这样的调研,行的是游山玩水、走亲访友之实。

有的“摆架子”。毛泽东同志早告诫:搞调研要“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但一些人觉得“京里和尚京外官”,下基层不是为找“老师”,而是为找“官感”。在机关“萝卜头”一个,下去后便显得“有脸面”,随从跟着、“记者”围着,可以“作指示”“搞指导”,呼风唤雨、吆五喝六。这样的“钦差”式调研,来之前电话先行,要求这要求那;到了后指手画脚,吩咐这吩咐那。基层埋怨:“他们来一回,我们瘦一圈。”

有的“带框子”。一切结论应产生于调查研究的末尾而非开头。而有的调研却是事先定好了调子,只是到下面找些例子。甚至人还没下去,调查报告就写好了七八成。这样的调研只为印证自己的观点,因此只听得进“顺耳话”,听不进“逆耳言”。座谈讨论中,基层同志的话稍“不对路子”,就立马拉下脸“打断”“引导”。调查问卷,能“支撑观点”的就为我所用,否则就当废纸处理。

没有真调查之心,怎么可能在群众中交到真朋友、了解老百姓的真想法、掌握第一线的真情况、找到解决问题的真对策?当年,刘少奇同志用柴棍挑开已经干了的人粪,看到的尽是不能消化的粗纤维,从而发现地方粮食短缺问题很严重;陈云同志观察到农民对最后出生的较瘦弱的奶猪特别照顾,把它放在奶水最多的第三个奶头上吃奶,发觉应把母猪下放给社员饲养;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时,曾把桌子椅子摆到大街上,坐在那里听老百姓的真心话。这样用心用情的调查,才是真调查,才不仅会看到“老”“显”“浅”的问题,又能发现新的问题、隐性问题、深层问题。

真研究——莫为“文章一流”

调查研究,既要“调”还要“研”。调查是上篇,研究是下篇;调查是基础,研究是升华。从一些领导机关开展调研的情况看,“调查多研究少、情况多分析少”的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有的以为调查研究就是写篇文章,把研究的功夫用在“材料美化”上,甚至交给“秀才”代劳,写出来的调研报告“好看”但不“好用”。

“研”离不开“写”,但“写”代替不了“研”。要形成管用的高质量研究成果,必须开动脑子,下一番“去”与“取”的功夫。

情况要去伪取真。即使是调查得来的第一手资料,也未必都那么货真价实。甲地的情况与乙地的情况,张三的看法与李四的看法,干部的意见和群众的意见,未必完全一样,甚至正好相反。如果走的是“规定路线”,找的是“群众演员”,得到的很可能是注了水的材料、吹大了的泡沫。网络时代,造假手段更高明、途径更便捷,图像可以伪造、录音可以剪辑,因此眼见未必为实,耳听未必不虚。不用心区别真伪,捡到“篮”里的未必都是“菜”。

原因要去末取本。任何一个地方和单位,无论是出成果还是出问题,其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只有找到真正的“根”、主要的“源”,才能拿到“真经”。这就需要进行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分析研究,特别是多听不同意见甚至是反面意见。下功夫找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够得出真知灼见、找到最佳出路。

对策要去虚取实。有些调研提出的意见建议,说起来头头是道,听上去中规中矩,看起来“很抓眼球”,用起来“不打粮食”。特别是有些“文章高手”,概括能力很强、归纳水平很高,调查回来一味地求“高”求“深”,玩文字游戏,逞笔墨功夫,这样的言之有“文”,往往“行而不远”,甚至寸步难行。强调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的就是解决现实矛盾问题的真招实策,以“靶向思维”确保精准发力、精确落地。

当年陈云同志青浦农村调查的三个报告分别是《母猪也应该下放给农民私养》《种双季稻不如种蚕豆和单季稻》《按中央规定留足自留地》。像这样的调研报告,找不出“书生气”“秀才腔”,全都实实在在。领导干部搞调研,要多和机关一起加班熬夜、思考琢磨。调查需要“开门”,研究也切忌“关门”,该请“专家”参与就要不耻下问,该作“二次采访”就要不辞辛劳。只有真正从实践中来、从群众中来的对策,才是实际管用的好对策。

真实施——谨防“空忙一场”

调查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推动工作、解决问题。这就不仅需要“有研究”“有方案”,还要“有行动”“有成效”。

既有“想法”,又有“办法”。调研得到的只是总体思路和方案。要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细化时间表、任务单、路线图,使之成为行动依据和抓手。调查研究,就像一座桥梁,连着真知与行动。调研回来,如果只是提些口号、发些号召,只有“心动”而不去“行动”,只有“想法”而不找“办法”,这样的“嘴上功夫”“肚里功课”做得再好,又有多少实际意义呢?

既要“掌舵”,又要“划船”。也有一种情况,调研以后,表也列了、图亦绘了,但只是会上讲讲、墙上挂挂,这样还是在“高空作业”。运用调研成果不是为了听“楼梯响”,而是为了见“下来人”。领导干部搞调研,不能只想动动脑子定方案,而不愿撸起袖子抓落实,就如同只想掌舵却不管划船,方向再准船也可能出不了港。因此,定了计划就要严格遵循,定了方案就要认真执行,只有让方案计划“踏上地”“走出门”“动起来”,研究成果才能真正解渴充饥。

要“干到底”,不要“兜底翻”。调查研究与制定政策是“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但分娩之后,婴儿还须精心照料、百般呵护,方能健康成长。调研之后下的决心、定的方案,必须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断钉钉子、拧螺丝。方案该调整的可以调整,该完善的需要完善,但必须一张蓝图干到底,不搞一个将军一个令,轻易半途而废,随便推倒重来。只有在实际工作中真正结出果实、见到成效,那些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才不是“白忙活”“无用功”。

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只有蠢人,才是他一个人,或者邀集一堆人,不作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办法’,‘打主意’。”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这段话,告诫新时代的党员干部“不要做这样的‘蠢人’”。不真调查、真研究、真实施,恐怕难免在这样的“蠢人”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