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一点管理:怎样调动人的积极性?
来源:秘书工作 日期:2019-05-21 浏览量:
调动人的积极性是领导工作极为重要的内容,也是秘书人员应了解的重要知识。在管理学上说,调动人的积极性叫作“激励”。激励,具有激发动机、满足需要、鼓励行为、形成动力的含义。
一个人能力再高,假如缺乏足够的自动力,也不会有好的工作绩效;反之,一个人能力一般,假如受到充分的激励,发挥出巨大的热情,也会有出色的表现。可见,激励对调动人的积极性有着重要影响。
激励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明确目标
记者在采访一位名人时问道:“到底是什么因素使人无法成功?”被采访者说:“模糊不清的目标。”记者有点不以为然。被采访者又说:“我想先问你一个问题,你奋斗的目标是什么?”记者回答:“希望有一天可以拥有一栋山上的小屋。”
被采访者说:“这就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目标。问题就在‘有一天’上,它不够明确,而且‘山上’这个概念也不够清晰。因此我可以预料到,你实现这个目标的机会不大。如果你真的希望在山上拥有一间小屋,那么你就必须先找出这座山在哪儿,算出这间小屋现在的价值,然后还得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算出五年或十年后这栋小屋会卖多少钱。接着,你还必须计算出,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每个月要存多少钱。如果你真的按照这些步骤做了,那么你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拥有这栋山上的小屋。”
的确,有了明确的目标,你才会知道自己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去实现它。如果你所有努力都围绕明确的目标进行,那么你就会得到有效的激励,做起事来充满干劲,取得成功也就不足为奇了。
激励的基础:建立与下属的感情
管理学家瑟夫·吉尔伯特说过这样一句话:“人们喜欢为他们喜欢的人做事。”话虽简单,但带给人们很大的启迪,被称为吉尔伯特定理。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讲的也是这个道理。每个人其实都愿意为自己尊敬和中意的领导做事,而且往往会任劳任怨,不计得失;相反,遇到自己不喜欢的领导,做起事来难免心存不满,怨气冲天。
因此,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想提高组织的效率,就必须设法营造一个有着融洽关系的团队,形成良好的激励氛围。而要做到这些,领导者必须首先建立与下属的感情。一些不经意的关怀,换来的可能是下属长期的忠心。金钱在调动人的积极性方面并不是万能的,而人际间的情感却恰好可以弥补它的不足。每个人都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作为领导,如果你能够关注下属的行动,赞赏他们的优点,就是对其价值的最好承认和重视。从而赢得他们的好感,并能激发他们的潜能,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工作。还有什么回报比这个更好呢?
其实,下属最担心的就是做错事,特别是花了很多精力又出了错,而在这个时候,领导站出来说一句“一切责任在我”,不难想象下属此时的心境,这是一种无形的激励,这样的领导怎能不受到下属的爱戴和尊敬。
我国也有一个“绝缨者言”的典故。一次,楚庄王设酒宴赏赐群臣。傍晚时分,酒兴正浓,众人皆醉,大殿上的蜡烛忽然熄灭,有人借机暗中非礼王后。王后拔其冠缨,对楚王说:“蜡烛灭时,有人拉扯我的衣裳,我揪下了他的冠缨,赶快叫人点亮蜡烛,查无冠缨者治罪。”楚王说:“别!”并马上下令:“和我一起喝酒,谁不把冠缨揪下来,就不尽兴。”于是,众人皆去冠缨,当然也就查不到非礼王后的人是谁了。楚庄王与群臣继续欢饮,直到宴会结束。
后来吴国起兵攻打楚国,有一个人在战斗中勇打头阵,五次冲入敌阵退敌,取敌方将领头颅献于楚王。楚王问他:“我对你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恩宠,你为何对我如此效忠呢?”那人回答说:“我就是早先在大殿上被王后揪下冠缨的那个人。其实当时就该受刑而死,至今负罪已久,没能有所报效。现在有幸能做一个臣子理应去做的事,为您胜吴强楚贡献一份力量。”楚庄王在绝缨会上所表现出的大度,恰恰验证了这样一句话:领导的宽容是对下属最好的激励。
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往往就会失去激励的作用
有一个牛吃草的故事:一位路人在乡间看到一位老农把喂牛的草料铲到一间小茅屋的屋檐上,感到奇怪,于是他不解地问老农,明明可以把草料放在地上,为何非要铲到屋檐上?老农抹着脸上的汗水,意味深长地说:“这种草的草质不太好,我要是放在地上,牛就会不屑一顾;但如果把草放到牛勉强可以够到的屋檐上,它就会努力去吃,直到吃个精光。”从激励角度而言,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发是: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往往就会失去激励的作用。
当一件事情成为惯例的时候,它可能就失去了激励作用
还有一个故事,讲的也是跟激励有关的道理:一个好心人看见一个老太太在街头拐角处卖馅饼,25美分一个,他很可怜这位老太太,每次经过都给她25美分,但不拿馅饼,持续了差不多一年。有一天,当他把25美分再次放在那儿的时候,那个老太太非常不解地看着他,甚至脸上还带有一点不满的表情,他感到很意外,就问老太太:“我做错什么了吗?”老太太非常严肃地对他讲:“难道你不知道现在一个馅饼已经是30美分了吗?”那位好心人呆呆地站在那里,无言以对。
从这个故事里头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人们也许不太在意你之前给过他什么,而在乎你最近给过他什么,或者即将要给他什么。的确,如果当一件事情成为一种惯例的时候,它可能就失去了激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