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培养文稿写作的“诗外功夫”?

来源:秘书工作    日期:2020-12-21    浏览量:

  文稿写作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反映,靠闭门造车、就文字研究文字,即便费力再多也难以写出好的文稿来。这个综合素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功夫在诗外”,应该包括写作者的道德水准、理论素养、实践经验、知识储备、文字功底等多个方面。说到底,文稿写作检验的是写作者的“三观”和观察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运用和总结提炼的水平。我体会,文稿写作的“诗外功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作文先做人

  《礼记·大学》中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我们所起草的文稿,很多是用来动员、宣传和组织群众的,回答的是人民群众当下关切的问题,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理当通过解读文稿一目了然。尽管这些一般取决于组织上或领导者的意志、意图及指示,但对执笔写作者来说,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科学合理的方法论,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写作者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水准和思想水平,真正把百姓放在心里,才能写出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好文稿。

为文需通理

  文章是思想的载体。思维能力决定文稿的高度和深度。理论水平和认识问题的能力上不去,文稿写作的能力肯定上不去,文稿的质量也就不会高。一个合格的、出色的文稿行家能手,必定是一个善于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着深刻理解和高度认同的人。在这方面,写作者必须要有先学一步、学深一层的态度和精神,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原原本本地读、扎扎实实地学、认认真真地悟,系统掌握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持续跟进学习中切实做到融会贯通,力求能够深入浅出地灵活运用到写作的全过程。这是文稿写作的根本指导。

成文应经事

  经一事,长一智。毛泽东同志曾讲,“想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一定程度上,文稿的质量取决于其是否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而这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对客观事物把握得如何。这就要求写作者必须提前做好调查研究这门“功课”,对客观事物把握得越准确具体,了解得越深越透,讲的道理也就越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提出的对策也就越准越好。“涉深水者得蛟龙”,是否经事实践,写出来的文稿会大不一样;调查研究的能力和功夫不同,写出来的文稿也大不相同。

行文要博学

  写文稿如同演戏,“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看似写千字文,实则用万倍劲儿。古人说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值得文稿写作者去努力践行。在文字基本观点和内容确定之后,表达的效果依赖于对知识储备的调动和对语言的运用。同样阐述一个问题,不同的表达会有不同的效果。党的历史上一些重要文稿的起草,参与者不乏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学、史学等门类的专家学者,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知识水平对于起草文稿的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文章之所以广受欢迎,除了站位高、立意深、落点实以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既颇有文采,富有知识内涵和文化底蕴,特别注意引经据典,又很接地气,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善于使用群众语言。开阔的视野、广博的知识、精到的语言艺术,使得文稿变得深刻又生动,厚重又灵活,具有强烈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既然“诗外功夫”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培养这方面的功夫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勤学习,善思考

  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是其他各种能力的源泉与动力。学习力是把工作从“做到”变成“做好”的重要因素。在人成长过程中的诸多良好习惯里,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最为重要。可以说,学习上的进步是一切进步的先导,学习上的落后是一切落后的根源。无论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还是提高文稿写作能力,都要从加强学习入手。

  学习一定要用脑用心,深入思考研究,力求学而有获。无论是学理论,还是学文件,抑或学习其他各个门类的知识,都应有非常认真的态度,边看边记,不动笔墨不读书;边看边琢磨,对一些观点、道理、提法以及表现形式和手法,反复体味,善于联想,捕捉住由此产生的思想火花和灵感。绝不能把学习当作图形式、走过场的事情,一目十行,浅尝辄止,那样的学习是自欺欺人、无效无益的。学习还要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学以致用,言行一致,努力达到“写好稿、做好人”的境界。

勤深入,善观察

  写作者对外界事物的反应应该像一部高度灵敏、有极好探测能力的雷达,又要像一台高速运转、有较大储量的电脑,善于捕捉写作文稿用得上的一切信息。应养成腿勤、眼勤、脑勤、手勤的习惯,经常深入工作一线,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注重观察了解事物产生发展结束的全过程,努力掌握第一手资料。“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观察的目的是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观察的深度既取决于经验、阅历和思维习惯,又要求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被表象所迷惑,善于见微知著,举一反三。战争年代,我军就对参谋人员提出“高于部队,先于首长”的要求,这一点对于文稿写作者同样适用。为领导写文稿,应多观察了解领导的思想观点、工作方法及语言习惯,具有以小见大、平中见奇的独特慧眼,使自己的思维紧紧跟上或适当超过领导的步伐,从而掌握文稿写作的主动权。

勤实践,多担责

  事非经过不知难,不挑担子不知重。文稿写作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力争多种岗位实践锻炼,脚踏实地做一做实际工作,尝一尝基层的酸甜苦辣,这要远比从机关下来调查研究感悟更深、收获更大,经过一定的实践锻炼之后,再写文稿,会更有底气,更有质量。如果没有正式任职的机会,代职、挂职一段时间也好。同时,文稿写作者应勇于承担业务工作任务,把每一次文稿起草都当作组织和领导的信任,当作自己学习提高的好机会,当作展示才干、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

勤积累,善总结

  文稿写作离不开知识和资料的积累,离不开及时有效的总结提炼。马克思早年经常饿着肚子写作,他说过“空着肚子可以写作”这样的话,但绝不会说“空着脑袋也能写作”。一个家里和单位图书柜子空空、手头资料空空、脑中知识积累空空的人,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写出好文稿来的。处处留心皆学问。文稿写作者应该像善于积累素材的作家一样,广闻博览,不断“充电”,及时总结归纳自己的学习心得,随时随地积累各种知识和资料。看的东西多了,积累变丰富了,脑子里装的知识充足了,就如同农民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一样,写起文稿来才可能运用自如,下笔如有神。

勤练笔,善提高

  文稿写作的过程,无疑也是一个熟能生巧、先苦后甜的过程。大概没有谁一出手就是行家高手。过去在部队里,人们说“神枪手都是子弹喂出来的”;体育界优秀的运动员,也是靠无数次勤学苦练才有后来的一举夺冠。文稿写作是个苦差事、累差事,曾被有些人形容为喝墨水、费脑水、流汗水。要提高写作能力,就要有甘愿吃苦、吃亏、受累的思想,靠多练、多磨、多熬。要有“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劲头,舍得下别人下不到的功夫,才能创造出别人创造不了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