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式”课堂打通党员教育链路和学习回路

来源:西宁晚报    日期:2024-06-24    浏览量:

  为进一步增强党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西宁市创新和丰富党员日常教育形式,瞄准党员需求发力,常态化开展“分享式”课堂,引导普通党员上讲台、站“C位”、唱主角,立足岗位分享交流经验、畅谈感悟体会,使教育主体变为教育主力,有效激发了党员的参与学习热情,让日常教育“走新”更“走心”。

  “小话题”讲好“大理论”

  在西宁供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七水厂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对地下水源置换供水管道进行上架、焊接,大家各司其职,全力抢抓生产进度,一派繁忙景象。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对工作赋予了它一种特殊的意义,将理想信念融入岗位工作中,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责任与担当。正是这份特殊的意义,激励我十年如一日专注于化验工作,保障千家万户的饮水健康……”趁着休息间隙,党员马生娟向大家分享了始终保持工作热忱的秘诀,她用朴实的话语和真挚的情感为大家分享了一堂生动的“工地微党课”。

  今年以来,西宁市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党纪学习教育和重点项目攻关等内容,创新党课讲授形式,将教育课堂向工厂车间、项目工地和科研一线等地延伸,打破以往“敲黑板”“一人讲”的宣讲模式局限,把党课内容与身边事“联”起来,由一人讲变大家讲、一边听为人人议,让党员们把抽象的理论逻辑转换为形象的生活逻辑,把道理哲理学理变为常识常情常理,把理论语言变为党员群众自己的语言,让党员群众从“听众”到“主讲”,在分享中你来我往,在沟通中加深了解,让大家都能听得懂、记得住,让“分享式”课堂成为深化党员思想认识的“补给站”、工作的“助推器”,使党的创新理论可亲可近、可学可用。

  “小故事”讲活“大道理”

  青蓝群山的映衬下,错落有致的庭院、层层叠叠的梯田、悠然漫步的牛羊,一派诗画田园牧歌的景象,大家在观景台上赏村貌风景,畅谈村庄的变化。

  “树争一块皮,人争一口气。这些年,依靠党的易地搬迁惠农好政策和我们一家人的辛勤努力,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现在的生活一天比一天有奔头了……”在湟中区拦隆口镇卡阳村,一堂别样的“分享式”党课正在开展,党员曹忠海以“强农惠农政策暖人心”为主题,用亲身经历的小故事,分享了生活变化和今后打算,让党员们越“嚼”胃口越好,越“品”越有味道。村党支部把原先教育计划中安排在会议室的书记“主讲课”,移到了观景台,变成了人人分享的“大讲堂”,教材中的大道理在充满“泥土味”的教育分享课上又多了几分温度。

  西宁市为持续深化“党课开讲啦”活动,立足基层实际,紧扣主题主线,采取“书记点、自己选、党员推”的方式精心选题,将“大道理”和“小故事”有机融合,让每一位普通党员成为教育活动中重要的分享者,用“百姓话”讲“百姓事”,让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鲜活直观,党组织书记掌握“主导权”,党员掌握教育的“话语权”,让“分享式”课堂发挥党员教育大效能,如此形成合力,真正确保了教育方向不偏、直达末梢、取得实效。

  “小切口”讲透“大课题”

  村委会广场中央,十几张小凳、十余名党员群众围坐一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谈感受、话愿景,为村庄环境卫生整治献计献策,掌声、讨论声此起彼伏。

  “余村位于浙江省安吉县,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从依赖矿产资源到生态旅游型村落的转变过程……”在湟源县东峡乡下脖项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党支部副书记钱俊栋和党员群众围坐在一起,和大家分享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并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从人居环境的深刻重塑到乡村治理效能的有效提升,从乡村产业的蓬勃发展到城乡融合的深入推进,与党员群众边分享边讨论,使“心”的交流和沟通产生共鸣。

  在日常教育中,西宁市立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工作生活实际,紧随时代的发展步伐,把理论与群众的需求相结合,运用“分享式”课堂生动形象、内容鲜活的形式,把理论教育转换为身边触及可感知的事物,让党员时时处处感受到教育就在身边,融入党员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在回答党员群众的困惑中,寻找到了与党员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切入点,让“分享式”课堂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党员日常的价值取向和选择判断,把“大水漫灌”转化为“精准滴灌”,推动各级党组织把讲党课、上党课融入日常,激发广大党员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记者 张艳艳 通讯员 宁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