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大通县“三招”描绘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来源:西宁晚报    日期:2021-12-30    浏览量:

  今年以来,大通县聚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化宣传引导,广泛凝聚起感恩奋进、拼搏赶超的强大合力,出“巩固”新招、亮“衔接”实招、使“振兴”硬招,绘就了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出“巩固”新招。累计救治大病患者914人、重病患者79人、慢病患者4670人,为全县农村低保等对象发放救助资金8910.29万元,落实914名“雨露计划”贫困大学生及“两后生”补助金442.9万元,全县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学生巩固率达98.11%。全面盘点形成扶贫资产33.84亿元,在全省率先建立《返贫监测工作流程图》和政策明白卡,全面启动“线上线下”立体返贫预警监测机制,对74户监测对象精准落实综合帮扶措施,消除风险64户、持续关注10户。对31户脱贫户危旧房进行了新建改造,完成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11371人次,短期技能培训280人次,安排公益性岗位2998人,对763名省外务工人员补助交通补贴76.3万元。

  亮“衔接”实招。落实“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和“县乡村三级书记抓振兴”工作机制,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一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为有效衔接保驾护航。制定印发《大通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五项实施方案》等,构建了符合大通实际的"1+7+5+N"有效衔接工作体系,保障各项工作具体落实。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大举措和重大工程项目纳入“十四五”规划,谋划储备重大项目210项,总投资约166亿元。2021年实施的73个重点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完成投资3.19亿元。

  使“振兴”硬招。为23个中央财政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示范村落实资金1150万元,安排各级财政衔接补助资金8509万元,实施农业生产发展项目20项,吸引1200余名人才和能人返乡创业,20余家企业签订了“三乡工程”意向性协议5.48亿元。投资7014万元实施农村人畜饮水提升改造等项目,在6个乡镇21个村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4040座。实施34个高原美丽乡村建设、7883户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2个美丽城镇、36个乡村垃圾中转站、23个村级卫生室建设项目,有效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开展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1174场次、承诺践诺2334件,走访慰问脱贫户6232人,帮扶物资折合247.2万余元,为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加足马力。(实习记者 师晓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