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乡工程圆了村干部的大学梦
来源:西宁晚报 日期:2021-12-29 浏览量:
“我们对35岁以下优秀青年采取‘一对一’结对帮带的方式跟踪培养,为部分返乡创业者发放创业补贴……”近日,在大通县朔北藏族乡边麻沟村,一名在外求学的大三学生通过视频连线,向村党支部书记询问回乡创业的优惠政策,村书记不仅详细介绍了“能人回乡”的相关政策,并且热心分享了边麻沟村特色旅游业的成功之道。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如何留得住人,吸引更多人才下乡,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一条以“三乡工程”撬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探索路径在我市变得愈发清晰。
自“三乡工程”启动以来,为了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我市在“外引”人才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内育”人才,通过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工程等一系列举措,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
实施乡土人才培育计划,选派科技“三区”人才及科技特派员200名,深入基层开展科技服务,完成星火人才培训3000余人(次)。
培训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人200名,完成回乡返乡在乡劳动力创业培训360人。
开展村干部履职能力提升专项行动,采取一线实训、观摩交流、现场教学、课堂讲授、小组讨论等形式,对全市5111名新选任村干部全覆盖轮训。
持续实施村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上半年动员符合报读条件的552名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报读大专班,不断提升村干部能力素质……
随着“三乡工程”的深入实施,我市不断加大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力度,鼓励返乡人员投资兴业、积极就业,不断健全和完善返乡人员创业就业机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财政资金、创业用地、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全面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我们通过积极引导市民下乡,充分激发乡村消费市场活力,不断鼓励能人回乡创业就业,促进资金、技术、人力等资源要素流入乡村,丰富乡村新业态,大力支持企业‘投资兴乡’,为乡村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聚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让“精兵”“强将”留得下来、干得出彩,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全面振兴,让更多人才在“三乡工程”中建功立业。(记者 樊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