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城中区:扎根一线履职 守护万家灯火
来源:西宁市委组织部 日期:2022-11-10 浏览量: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城中区持续增强各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广泛发动党组织和党员扎根疫情防控一线积极履职,把牢楼院值守、核酸检测、物资转运等关键环节,全力守护万家灯火。
高效指挥提速度
防控体系更加完善
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强化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全时、高效运转,成立14个工作组,建立“三中心一专班”工作机制,日研判、日督导、日落实,提升统筹协调能力和运行效率。按照平急转换要求,迅速组建以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为组长,组织、公安、民政等主要负责同志为副组长的社区防控专班,抽调精干力量分设综合协调、区域管控、数据统计、督导检查4个专班,包联督导各镇(街道)中高风险地区管理、数据统计、社会面管控等工作,先后在一线协调解决问题51处。严格落实“四方责任”,建立“三级包保”责任落实体系,强化网格功能作用发挥,在全域联点的基础上全面下沉20名县级干部、74名街镇干部、361名社区干部全覆盖包保至基层网格,确保疫情防控工作“理的顺、兜的住、管的起”。统筹安排联点单位、志愿者、网格员、村(社区)干部等力量,做好村(社区)24小时值班值守、“双码”查验、信息登记、来宁返宁报备码登记等工作,实现一村(社区)一台账,确保责任清、任务明。
全面下沉提精度
力量调配更加科学
深化“党员入格 一网兜底”工作机制,16名市级下沉县处级干部包联全区8个街镇赶赴一线指导开展疫情防控,市级先后下沉党员干部234名,区级下沉干部1504名,配合全区开展楼院值守、秩序维护、核酸检测等工作,共成立值守小分队124个,值守“三无”楼院254个,组建劝导小分队100个,划分责任区105个,组建守点小分队43个,有效补充基层工作力量。注重发挥临时党支部引领作用,在中高风险区、隔离酒店等重点区域组建临时党支部56个,持续推动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发挥红色物业示范带头作用,发挥206个由小区业委会、小区物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参加的小区疫情防控工作小组作用,严格落实“三本台账”制度,把好“三个关口”管控,做好“三项服务”保障,守护好疫情防控“前沿阵地”。建立社区防控力量动态调整机制,将79名党员干部从低风险区域、相对平稳区域和工作任务较轻的专项组工作岗位调整到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岗位,精准动态调配工作力量。
暖心服务提力度
基础保障更加便捷
注重发挥党组织在民生保障方面的作用,发动381名党员干部组建35个党员民生服务组,为辖区居民提供生活必需品代买、药品代购、心理咨询、政策解答等服务6731件(次),负责维持58处生活物资采购场所秩序,先后配送免费“爱心蔬菜包”超20000份。组建民生服务保障组,开通民生服务热线,在“城中在线”平台开设疫情防控专栏,先后发布原创视频22条,刊发抗疫、解决民生问题、科普等稿件81篇,群众了解信息公开渠道、解决生活困难的渠道更加畅通。各镇(街道)党(工)委、区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局党组、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区发展改革和工业信息化局党组等全天候逐街、逐店、逐商超,全面检查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准备不同价位的“果蔬包”“牛羊肉包”,把“迷你菜场”开到居民楼下,通过“无接触式”销售,为居民保供提供保障。建立跨区域协调机制,及时向其他区县推送信息开展联合执法,持续开展稳供保供工作,确保社会面稳定有序。区城乡建设局党组为辖区47家建筑工地配送米、面、油和蔬菜等生活物资8吨,为14家建筑工地从业人员协调配送药品,以实际行动诠释城建先锋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