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日期:2019-08-13    浏览量:

1978年12月18—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这是在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中共中央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图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会议公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1978年12月13日,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邓小平做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指出,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他提出各方面的新情况都要研究,各方面的新问题都要解决,尤其要注意研究和解决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经济政策这三方面的问题。他强调:“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邓小平这篇纲领性的讲话,实际上成为随后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1978年12月18—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委员169人、候补中央委员112人。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会认为,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的揭批林彪、“四人帮”的群众运动已经基本上胜利完成,国民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恢复和发展,全国出现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外交政策也取得重大进展,应该从1979年起将全党工作的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会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全会认为,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对促进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任务。会议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全会强调,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实践经验,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的经济措施,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进行认真的改革,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全会讨论了民主法制问题。全会在讨论经济问题时完全同意邓小平关于发扬经济民主的论断。全会认为,我国经济体制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放,这样才有利于充分发挥国家、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四个方面的积极性;最迫切的是扩大厂矿企业和生产队的自主权,使每一个工厂和生产队能够千方百计地发挥主动创造精神。全会十分重视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作用。针对当时经济领域内的实际情况,全会要求在几年中逐步改变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失调状况。全会阐发了对外开放方针和重视科学、教育的方针。全会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党法,严肃党纪。全会增选了中央领导机构成员。增选陈云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增选邓颖超、胡耀邦、王震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增补黄克诚、宋任穷、胡乔木、习仲勋、王任重等9人为中央委员。为了维护党规党法,切实搞好党风,全会决定恢复成立并选举产生了以陈云为第一书记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这些人事安排从组织上加强了中央领导机构,保证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党和国家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拨乱反正从这次全会开始全面展开,改革开放由这次全会拉开了序幕,邓小平理论也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踏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征程,对于党和国家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