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性进展:绿色发展样板城市

来源:西宁晚报    日期:2018-02-09    浏览量:

 

  一个又一个新突破取得!一项又一项标志性成果展现!

  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在大步迈向绿色发展样板城市进程中,这些优异成绩、崭新突破、标志性成果,带给广大市民的是无比巨大的欣喜和期待!

  今天,绿色发展样板城市魅力彰显!在西宁,一幅“高原绿”“西宁蓝”“河湖清”相互印衬、相辅相成的绿色发展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市委书记王晓指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是西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全面推进“四个转变”、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题眼”。全力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就是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西宁的具体实践,在西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忠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算好绿色账、走好绿色路、打好绿色牌,时刻牢记“生态似水、发展如舟”,在新时期演绎“生态兴则文明兴”的规律,谱写绿色发展的壮美篇章。

  一个又一个突破,市民都看在眼里,美在心里、晒在网上!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最终受益的是市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也积极投身到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之中,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理念转变 绿色发展带来大变化

  新的理念引领新的思路,新的思路形成新的决策,新的决策带来新的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8月22日至24日视察青海时提出了“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为做好青海和西宁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西宁地处河湟谷地,是青藏高原上人类活动强度最大的地区,也是黄河流域人类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的约束尤为突出。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是我市深刻总结经验教训、在生态敏感地区实现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扎实推进“四个转变”的必然路径,是建设幸福西宁、服务全省人民的必由之路。

  2017年3月,《中共西宁市委西宁市政府关于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我市还专门成立绿色发展委员会。《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以建设幸福西宁为总目标,绿色发展实践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与生态文明新时代相适应的制度机制、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在一些领域走在全国前列,基本建成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实施意见》中描绘出了绿色发展样板城市的美丽蓝图,同时也科学规划出了建设行动的框架,要以绿色产业建设、治理能力建设、“高原绿”建设、“西宁蓝”建设、“河湖清”建设、绿色人文建设六大行动为载体,不断向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前进。

  突破自己 高原绿城魅力彰显

  ●在经济下行压力面前强化和保持生态定力,将6540亩工业用地用于建设“园博园”,相当于放弃了每年170亿元的工业产值;

  ●启动总面积217平方公里的西堡生态森林公园建设,将它建成西北地区最大的城市山地森林公园;

  ●2017年西宁收获296个优良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西北五省区省会城市中位居“双第一”;

  ●在全市推动河长制管理全覆盖,全市953名河长上岗,提升湟水河水利功能和水系景观;

  ●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打造海绵城市加快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推进“城市双修”。

  ……

  【成绩展示】西宁亮出一张优异成绩单,在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上我们用实干来引领、加速转型,超越自己、实现了一个个崭新的突破!

  我市推动城市转型升级,加快建设“一芯双城、环状组团发展”的生态山水城市,着力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城市品位品质品评显著提升。西堡生态森林公园、园博园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启动,全面完成国家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各项任务并通过国家技术验收,全面推进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统筹推进“厕所革命”,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完成35家涉水工业企业深度治理,取缔或责令整改小散乱污企业838家,关停211处非法采洗砂场,完成畜禽养殖禁(限)养区划定和整治,关停拆转湟水河及其一二级支流500米范围内66家养殖场(户)。

  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全市群众义务植树积极性高涨,22支“尕布龙绿色志愿服务队”在行动,成功举办2017中国生态环保大会暨第二届绿色发展论坛、西宁城市发展投资洽谈会,中国生态环保大会永久会址落户西宁!

  绿色转型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用绿色的发展理念规划城市未来,积极推进产业和城市转型升级,谋划打造若干经济增长点、3大经济增长极和3条千亿元经济增长带!

  ●比亚迪锂电池、北捷新材料、杭萧钢构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实施,不仅有效调整了产业结构,而且一批“智能工厂”的入驻,为企业绿色发展带来广泛的示范和引领效应!

  ●细如发丝的光纤,实现“西宁造”,填补了西北空白的同时,由于使用了多晶硅生产中的四氯化硅作为光纤预制棒生产原材料,进一步延伸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使得中利光纤成为全球光纤产业中首个实施循环经济模式的范例,亮出了西宁绿色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又一张亮丽“名片”;

  ●多晶硅、沙刺资源利用等技术成果达到国内或世界领先水平,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的无缝对接与循环利用已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项目,余热发电技术等走在了行业前列并在全国推广,我市传统产业正通过循环改造和工艺、技术创新,绿色发展、转型升级之路越走越宽!

  ……

  【成绩展示】去年在经济发展中,我市积极推进绿色产业建设行动,大力开展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积极推进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新能源、新材料等绿色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全力打造千亿元锂电产业和光伏产业基地,使新兴产业成为带动西宁工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

  改革开放是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幸福西宁的关键一招和活力之源!我市通过强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消、停征2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与国电投集团黄河水电公司合作共建国家光伏重点实验室,全省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成运行,康美国际中药城、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和中藏药产业集群列为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朝阳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列入全国百强物流创新城市国家服务业综合试点。


  众多突破 市民眼中的不可思议

  一个又一个新突破,一项又一项新成绩,广大市民用“惊艳”和“不可思议”来形容。

  一段时间以来,西宁市民纷纷向本报打来热线电话,述说着自己眼中绿色发展样板城市的模样,有的市民还向我们发来了自己用手机、相机记录下的“绿色”,我们欣喜地发现,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已经走进了老百姓心中,大家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绿色成为幸福西宁的城市底色。

  【西宁就是大公园】“在蓝天白云下,南北山郁郁葱葱,街道鲜花簇拥,五彩斑斓,现在西宁就是一个大公园!更令我们期待的是西堡生态森林公园的建设,它的面积相当于540个人民公园那么大!听说西宁还要建设园博园,以后我们的西宁该有多美,真期待!”采访中,市民罗平简单的话语中洋溢着满满的自豪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最美风景是高原绿】“西宁的最美风景当属高原绿了,你看,举目远望,满眼翠绿林木茂,水清天蓝景色新,曾经的愿景变成今天的风景。生活在西宁的人们已经享受到了绿色福利。”微友“独树一帜”在朋友圈晒出了他的幸福感受。

  【多年“黄水”终于清澈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浑浊腥臭的湟水河变清澈干净了!漫步在碧波荡漾的湟水河畔,陶醉在湟水湿地公园的绿色怀抱,信步于麒麟湾公园……感受着微风与潺潺河水的共舞,因为水的灵动,这座城市充满了勃勃生机。”市民马生录说。

  【我是绿色西宁义务宣传员】“夕阳西下,与家人一同漫步在绿道;乘坐新能源公交车,欣赏沿途风景;在广场,与老朋友一同舞动……这就是咱西宁老百姓的‘绿色’生活。‘西宁蓝’配上‘高原绿’,真是太漂亮了,我拍了许多西宁的照片,去南京、西安旅游,我都会拿出照片,给当地的朋友晒一晒,心中充满了自豪。”市民张自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