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民情日记摘编(二)
来源:青海省委组织部 日期:2017-09-01 浏览量:
包勒的明天会更好
湟中县上五庄镇包勒村第一书记 戴 航
2016年6月13日 晴
村民李启莲家的农家乐已经开业两个月了,每到周末接待四五拨客人已习以为常,生意好的时候一天的收入就能达到3000多元,她骄傲地告诉我“自打开了农家乐后,不用出门,在家里就可以挣钱了,而且当了老板娘,不用受别人的气,挣的钱比打工还多。”如今,她还带动另外一户贫困户共同经营农家乐。
在这之前,李启莲家庭困难,全家仅靠丈夫外出打零工为生。多次来到她家中,跟她聊家常、做工作,希望她能开办农家乐。起初,李启莲对开办农家乐兴趣不大,认为开农家乐不光需要投入人力财力,更重要的是她觉的这穷山僻壤的谁会来吃饭!随着走访调研我发现大多数村民都有李启莲一样的顾虑。当时我就认识到要改变村民的想法,不能只靠给他们讲道理,还要改善基础设施,创造适宜乡村旅游发展的环境才行。因此,我们下定了“要发展产业必要先强化基础”的决心。经过我们多次的汇报、协调下,省市县有关部门为我们村项目倾斜和资金的帮扶,我们拓宽了3公里乡村旅游道路,争取到旅游项目资金34万,改善了部分旅游基础设施,引进了青海高原爽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帮助村里发展乡村旅游业,企业一期投资180万元,实施了游客接待中心、旅游厕所和停车场等建设。随着村委会广场、停车场、服务中心、入村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成,她的顾虑慢慢消除了。打铁需趁热,随即我积极争取项目支持为她配备了价值2万元的餐饮用具和桌椅板凳等物品,就这样,村里第一家农家开业了。
通过一段时间的农村工作,我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脱贫攻坚不光要让村民富起来,更要把贫困户与致富能手“捆绑对接”到一起,做到收益利润平分,这样才能确保长久脱贫。
今天,包勒村成功举办了青海省首届稻草人创意文化艺术节,省内外游客慕名而来,稻草人艺术节让包勒村第一次敞开了大门,第一次被外界熟知,村民的小生意越做越红火,也让村民们尝到了久违的甘甜,沉寂多年的包勒村终于“沸腾”了,我坚信“包勒的明天会更好”。
扶贫工作无小事
湟中县田家寨镇安宁村第一书记 杨 勇
2016年7月21日 中雨
今天,尽管天空下着大雨,可心情却舒畅多了,连日来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贫困户李延财家里的思想工作终于做通了,他们答应实施产业扶贫项目,准备天晴后去养殖场看奶牛。
李延财家里有3口人,他本人和年迈的父母。由于缺乏技术和资金,家里比较困难。家里的住房还是以前土木结构的老房子。今年在工作队的动员下,为了改善居住环境,达到脱贫目标,他们筹集资金将旧房进行了改造,这样就可以享受今年危旧房改造2.5万元的资金。房子是盖好了,可在实施产业项目上却打了退堂鼓。因为修房子欠了债,产业扶持资金又少,发展养殖业短期没有很好的收益,于是他们向工作队提出不发展养殖业了,李延财也在房子修好后到格尔木务工去了。怎么办?扶贫方案已经制定下发,产业扶持资金也下拨到位,可贫困户因为眼前遇到困难打起了退堂鼓,这让工作队有些棘手犯难。
为了保证产业扶贫项目顺利实施,连日来工作队每天都到李延财家中做思想工作。可李延财的父亲还是坚持不搞养殖了,一方面盖房子欠账,要外出挣钱,另一方面儿子走后家里没有劳力,自己年龄大没有精力搞养殖。于是,工作队建议,先把牦牛买上,现在天气好,可由别人代养,等天气转冷后,在拉回家里圈养。李延财父亲说:“这个不行。让别人代养不放心,要别人骗他说牛跑丢了,怎么算?”我说:“当然要赔了。”李延财父亲说:“没那么简单,搅不清楚,太麻烦了!”他还是坚持不养。
已经快1个月了,说服工作没有一点进展。愁死人了,可工作还要开展呀!今天虽然下着大雨,但为了保证产业扶持项目顺利实施,我们又来到李延财家中,和他的父亲又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长谈。工作队苦口婆心的再一次给他讲国家的政策,让他把握机会,通过发展养殖,增加收入。并且告诉他发展养殖和外出务工两不误,困难谁都有,只要克服困难,一切事情都好办。我们多次的耐心劝说,李延财终于同意发展养殖,准备养奶牛,不用别人代养,自己克服困难,等天晴了就去看牛,把牛买回来。
天依然下着雨,可工作队每名队员心里却天晴了。扶贫工作虽然有许多困难,只要坚持,坚持耐心的做群众的思想工作,群众也会理解,也会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