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案例摘编(二)
来源:西宁市委组织部 日期:2017-09-11 浏览量:
西宁市城东区韵家口镇王家庄村
小支部闯出大市场
城东区韵家口镇王家庄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曾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国家级文明村、中国特色经济村、省级农村“五个好”党支部等荣誉称号。2016年,王家庄小商品市场年交易额达到10亿元,村集体经济创收1000余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这些成绩,得益于有一个好的党支部,正是在一群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村干部带领下,王家庄村人凭借数十年艰苦创业,成为小有名气的明星村。
立足区位优势,紧抓历史发展机遇。1987年,王家庄村党支部抓住村庄紧靠西宁火车站、西宁长途汽车站等繁华地段的区位优势,通过召开党员大会,征求党员群众意见,确定了建立大型农副产品集贸市场的目标。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建成了占地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农贸市场。1993年,随着周边大型农贸市场的新建,村党支部在对全市相关大型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后,决定转型发展商贸业,将原有的农贸市场改建为西宁市王家庄小商品批发市场,利用便利的交通条件,大力发展商贸业,实现成功转型。
做好发展文章,促进产业做大做强。市场建成之初,受发展理念、资金投入等条件制约,商品档次不高、商铺利用率低、市场环境混乱等问题逐渐显现,村党支部以建设“功能齐全、档次较高、规模大的现代物流集散地”为目标,对市场进行改扩建。如今的市场先后历经三期的改扩建工程,占地60余亩,经营面积10余万平方米,容纳商户3000余户,吸纳4000余个就业岗位,且交易品种多样,辐射省内外乃至国外,是目前青海省最大、最成熟的商品批发、零售集散地。
发展集体经济,大力惠及民生福祉。村党支部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实施多项民生工程。2008年,建设占地60余亩的“福庄”安置小区,对符合条件的近900余名村民免费分配住房,总面积达1.8万平方米;2012年,西宁火车站站场改造,向所有村民先后累计发放补偿款1.5亿元;2016年起为本村60岁以上的村民办理了意外伤害保险;2017年起为全村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进行奖励,并对在读大学生每年补助2000元。
西宁市城西区虎台街道杨家寨村
党组织引领奏响“小康生活进行曲”
多年来,城西区虎台街道杨家寨村遵循时代发展规律,注重发挥党支部在村级事物管理中的政治引领作用,村集体经济增速不断加快,民生福祉持续提升,村民幸福感、满意度与日俱增。2016年,杨家寨村集体总资产达3亿元,其中固定资产8000万元,村民人人按月享受定额补助,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4185元。
顺势而为,培育集体经济发展增长点。随着西宁市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杨家寨村的土地陆续被征用。村“两委”顺应形势,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决定将村里土地征用补偿款的36%发放给村民,64%集中起来办企业,用于扩大再生产,并将创办企业所得利润的50%用于为村民办实事。同时,由党支部牵头,成立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领导小组,将集体经济任务指标和党员干部工作实绩考核相挂钩,形成了村有目标、人有任务的良好局面。
因地制宜,积蓄集体经济发展硬实力。杨家寨村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兴办村办企业,走出一条初具特色的发展路子。1986年投资420万元,建成虎台宾馆;1992年建成虎台游泳馆;1998年投资150万元建成低温保鲜库。随后不久,杨家寨村又建成海湖路蔬菜综合批发市场。同时,村集体以资源入股,农户以土地出租和转让等入股的形式,积极吸引外资,实行“村-户-商”合作经营。依托资源成立机械加工厂、建筑公司一队、二队等,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配强班子,打造集体经济发展升级版。在多年的发展建设过程中,杨家寨村“两委”班子利用“固定党日”制度,强化民主议事决策。及时更新村干部思想观念,解决发展集体经济信心不足的问题,强化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村干部的理论水平和适应市场的能力,使他们既懂党务,又懂经济。先后组织村党支部书记、班子成员前往江苏省华西村等地学习考察先进地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增强农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
村务公开,提升集体经济发展软环境。村党支部坚持村级财务开支采取民主协商“一支笔”审批制度,审批权限以外的资金必须报批,1000元以上的资金使用,村党支部、村委会必须召开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会议集体研究决定,使村级资金管理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监督机制和“自下而上”的报批机制。同时,定期以村民大会、张榜公布等形式,向村民公开村务、政务、财务,公开面达到100%,规范率达到95%以上。2016年,村集体累计支出2500万元,其中,用于村民生活费补助就有2100万元。村里和谐了,村民有钱了,在党支部的引领下,杨家寨村奏响了“小康生活进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