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城西区:倾情书写砥砺奋进的五年

来源:西宁晚报    日期:2017-10-10    浏览量:

  

  开幸福之门: 八成支出用于民生

  “生活在城西区,我们是幸福的!”

  幸福西宁城西篇章揭开了令人震撼、耀眼一幕!

  五年砥砺奋进,成就鼓舞人心!

  五年来,西区忠实践行“两个绝对”,始终对党绝对忠诚,坚决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绝对一致,矢志不移沿着习总书记为我们亲手描绘的美好蓝图破浪前进。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要求,竭尽全力以“四个转变”推进“四个扎扎实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幸福西宁。西区时时刻刻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心中、落在实处,永远把群众当成亲人和依靠,使全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日俱增。

  过去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西区27.25万各族群众万众一心、抢抓机遇、真抓实干,紧紧围绕现代服务业发展核心区、行政科研办公区和环境最佳居住区目标,主动融入“三区”战略和“两城”建设大局,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新的跨越。

  是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五年, 西区在践行“两个绝对”上,在建设幸福西宁上,在推动绿色发展上,在创建文明城市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该区将“四个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切实体现在责任担当上,勇当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推动“四个转变”的排头兵,力争为省市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是敢为人先的五年,西区紧紧扭住发展不放松,经济总量、发展质量、人均均量“三量齐升”。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项指标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第三产业占地区经济比重达89%,现代服务业占比达30%。

  这五年,不仅见证了西区发展的速度,更铸就了西区发展的高度。登高远眺,城区高楼林立,绿树成荫,条条大路贯通东西南北;居住小区环境优越、服务贴心,邻里相亲。一个个喜人的变化、一项项暖人的实事儿,让百姓喜在眉间、乐在心头,也让城市绽放出更加夺目的新光彩。

  数字说话: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牢记发展第一要务,制定出台稳增长各项措施,到2016年底,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提速升位。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良好态势,经济总量大幅提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6%,到2016年底,在全省各区县率先突破两百亿大关;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1.1%,到2016年底,率先在全市突破十四亿大关;

  ●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7.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8%;

  ●城镇居民和农民两项收入年均增长10.5%和12.0%,分别达到28335元和16662元,排名全市前列。

  党建引航: 西区发展奏出最强音

  ● 率先建立商圈综合党委和党群服务中心

  ●“五级联动”党建联盟有效运行

  西区把党建作为最大政绩,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思想理论武装更加深入,各级干部的“四个意识”显著增强。在党建引航下,该区经济社会发展奏出最强音。

  【典型事例】西区率先在全省成立商圈综合党委和党群服务中心。环新宁广场商圈,是一个有着500余家企业和个体商户的大商圈,随着商圈内流动党员数量不断增加,“隐身党员”“口袋党员”的问题日益显现,原有条块分割的党建模式已成为制约商圈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的“瓶颈”。西区大胆尝试、积极推进,在环新宁广场商圈内成立具有核心力、凝聚力和推动力的商圈大党委,通过整合各企业党建资源,开展服务商圈、服务企业、服务商户、服务民生“四服务”,实施企业技术人才与党务人才“双培养”计划,打造商圈小商品博览会、商圈时装周、商圈美食街等六大文化品牌,形成“246”商圈党建新载体,增强商圈内企业凝聚力,扩大商圈影响力,提升商圈知名度。

  【五年成就】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在培训方面,西区不断健全“党校+高校+中心+网络”培训模式,培训各级干部3万余人次。全面完成“三基”建设“两年见成效”各项目标,圆满完成全省街道、社区两级基础工作梳理试点任务,区域化大党建成效明显,“五级联动”党建联盟有效运行。率先在全省成立商圈综合党委和党群服务中心,创新开展党员先锋指数积分制管理工作。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履行“两个责任”,狠抓作风纪律整治,严格监督执纪问责,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商业新中心: 正在西区蓬勃崛起

  ●向全省高端现代服务业发展核心区进发

  ●建设金融聚集区、总部经济区

  ●聚7991户私营企业、16212户个体工商户

  西区致力于打造全市的“商业新中心”“金融中心”!该区始终把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统筹推进全省高端现代服务业发展核心区建设。同时,有序推进金融聚集区、总部经济区建设。

  【典型事例】走进以力盟商业步行街为中心的西区商圈,每天这里人流量均在2万人以上,整洁时尚的购物娱乐环境,让这里成为全省群众首选的娱乐之地。

  【五年成就】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统领,西区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始终把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统筹推进全省高端现代服务业发展核心区建设,到2016年底,三产占经济比重达89%,现代服务业总量稳步提升。金融聚集区、总部经济区建设有序推进。招商引资紧紧围绕引进金融保险机构,引进中信银行、兴业银行、人寿财险、阳光保险、大地保险、光大银行、华夏银行。辖区现有省级银行机构12家,占全市60%,省级保险公司9家,占全市56%,证券机构5家,占全市50%,非银行业金融机构55家,占全市40.44%。全省金融聚集区建设成效明显,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的37%以上,以五四大街、黄河路为主的金融街初具规模。西区已成为全市金融类机构最多、分布最密集、金融活跃程度最高、金融人力资源优势最明显的区域,地区金融辐射效益不断扩大。力盟、新华联、万达等新的商业品牌效应更加突出。楼宇总部经济加快发展,建设城西区楼宇经济信息平台,为全区发展总部楼宇经济提供服务。以城西总部经济大厦为试点,打造首个以金融、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为主,结构完善、层次合理、布局优化的总部楼宇。积极落实市场主体发展三年倍增计划,持续深化“三证合一”商事制度改革,率先在全市建成三产服务中心,建立小微企业发展扶持基金,全区私营企业达到7991户、个体工商户16212户,培育申报商标1130件。注重产业项目带动,加快商旅文融合发展,建成运行全市首个旅游集散中心,电子商务中心项目进展顺利,构建城西文化联盟,打造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力盟商业街获评“中国商旅文产业发展示范街”,并被认定为全省AAA级景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创建活动取得成功。西区产业特色更加鲜明、方向更加明晰、优势更加突出。

  ●民生支出累计达58.33亿元

  ●率先在全省建成区县级“数字化校园”

  五年间,西区在民生财政理念指导下,倾尽全力保障民生,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全区百姓开启了幸福之门。

  【生动感言】幸福从哪里来?当我们问及这一问题时,老百姓的答案很简单:老人有了日间照料中心,孩子学校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残疾人有了“阳光家园”,到那里大家不仅可以学习技能,还管中午饭,心理上也有了依靠,不再觉得孤独无依了,这就是幸福;我住的老旧楼院不仅面貌大改变,而且还入驻了物业公司,生活环境越来越美好,这就是幸福……

  【民生投入】五年来,城西区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程,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累计达58.33亿元,占公共预算支出的83.15%,是“十一五”的3.88倍。五年来,通过实施残疾人“阳光家园”居家托养项目,打造残疾人就业一条街,发放灵活就业残疾人交通补贴、燃油补贴,实施全国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创建试点工作,建设城西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立残疾人之家,对自主创业残疾人进行资金扶持,不断完善保障机制,全区残疾人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截至目前,为5293名残疾人发放各类资金等共计669.86万元。同时,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区,通过国家验收,成为首批国家级健康促进县区, 群众健康指数提升。围绕健康步道、绿色景观带、健身休闲场所等建设,强化农村饮用水和食品药品安全检测,建立涵盖餐饮服务、药品等领域的电子监管平台,成立家庭责任医师服务团队,建成健康促进社区、医疗机构、机关、学校和企业五大类“健康促进工作”亮点示范单位24家,健康家庭800户,配备专兼职人员266名,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明显上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更加完善,区文化艺术中心和街道市民文化中心建成使用。大力实施全民健身项目,农村社区健身路径、健身广场实现全覆盖。

  【教育优先发展】努力办人民满意的西区教育。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为西区教育事业迈上新的发展轨迹奠定基础。切实保障教育优先发展。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43000万元,落实薄弱学 校扶持资金4250万元,争取各类建设项目专项资金7477万元,相继实施教育布局调整、整合教育用地、增加教育储备用地、信息化建设、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等各类教育项目,新增教育用地167亩,新建学校1所、改扩建3所,改扩建校(园)舍15200平方米。教育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教育技术装备累计投入达9800万元,全面实现“三通两平台”,拥有计算机教室38间、教学计算机3029台、多媒体教学设备406套,奠定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基础。筑牢校园安全稳定体系。投入265万元进一步加强“三防”建设,建成13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率先在全省建成区县级“数字化校园”,建成教育云平台应用模块46个,数字资源建设总量达13.6万余册,教材覆盖率达98.13%,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效能不断提高,集体化办学统筹推进。

  促进就业: 为群众铺就幸福之路

  ●率先实现社保全覆盖

  ●率先建首个大学生创业孵化服务中心

  ●构建“区+街道+社区+区域”立体式创业生态圈

  就业是民生之本,一份工作带来的不仅是一份收入、一份保障,更是一份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五年来,西区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通过完善就业创业机制政策、提供多样化的就业创业服务,促进市民充分就业、全民创业。

  【生动事例】周海宁是万千创业大军中的一员,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幼儿教育方面的问题。之后周海宁得到了城西区大学生创业孵化服务中心的大力帮扶与指导,如今她创立的西宁浩佳贝儿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已小有名气,许多家长慕名而来。

  【五年成就】西区率先建成全市首个大学生创业孵化服务中心,打造“线上+线下”就业创业信息平台,城镇新增就业3.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万人。率先启动建设创业生态圈,充分利用区内丰富的商旅文资源,整合优化政府各类服务平台,构建“区+街道+社区+区域”立体式创业生态圈,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的精准服务,打造5个“众创空间”。截至目前,众创空间入驻企业46家。率先创建创业孵化品牌, 2015年投资14万元建成第一个“草创空间”创业平台,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青海省四大“众创空间”之一。目前,大学生创业孵化服务中心的入孵企业76户,落实各项补贴和奖励资金179.6万元。率先改革就业创业培训模式 ,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形成“1+N”(技能+创业+实训+讲堂+扶持)培训模式,办“创业培训+电子商务”等综合性培训班,五年来,完成创业培训1400人,技能培训4151人,培训后的就业率、创业率分别保持在80%、30%以上。率先实现社保全覆盖 ,在全省率先实施了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工作,投入资金8500万元,截至目前,参保人数达1816人,发放待遇1231人,失地农民享受到了惠民政策带来的实惠,感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温暖。率先实施城乡养老保险“代扣代缴”和“村村通”,6764人基本信息已成功导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系统。

  美好环境: 让百姓越来越幸福

  ●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先进区”殊荣

  ●空气质量优良率持续排名全市前列

  ●率先建成全省首条城市绿道

  【生动事例】“我们家属院那排危旧煤房被拆掉了,院子里正在改造,听说政府还要出资修建花坛、安装健身器材,美化我们的家属院,这怎么能让我们不开心呢?”前不久,昆仑路西山一巷6号院的一位居民对笔者说。自来水管网改造、楼道照明、物业进楼院……近年来,昆仑路西山一巷6号院,这个曾经破旧的楼院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它成为城西区关注民生、服务群众的一个缩影。

  【五年成就】街道更绿、天更蓝、水更清,家园生活环境更美好,让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倍增。围绕环境最佳居住区建设,大力开展小街小巷街景整治、小区基础设施改造、户棚户区综合改造,在兴海路建成全省首个河湟文化美食一条街,率先建成全省首条城市绿道,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先进区”称号。顺利完成海湖新区9个村、2万村民的安置工作,圆满完成海湖路批发市场整体搬迁等重大项目拆迁任务。海湖新区2个街道办事处挂牌运行,各项便民服务更加完善。圆满完成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森林城市创建任务,完成“煤改气”工程,空气质量优良率持续排名全市前列,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推出兴海路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园、高原明珠民族文化宣传长廊等特色亮点。

  深化改革: 让西区发展建设迸发活力

  ●区级行政审批事项减少至33项

  ●区级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清零

  一个个改革措施的实施,一项项体制机制的创新,让城西区建设与发展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生动事例】西区在全市率先启动并实施了城乡一体化环境卫生管理机制,5个自然村全部实现城乡一体化清扫保洁;同时,老旧楼院也基本引进了物业,小区面貌大变样;一镇七办均成立了街道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指挥中心,形成了“区级组织指挥、镇办统筹管理、社区联动配合”的城市管理新体制……

  【五年成就】西区认真履行全面深化改革主体责任,坚持承接落实与先行试点相结合,积极推进《城西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贯彻落实措施》《城西区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分工方案》和“16+N”自主改革事项,推动改革责任上肩、举措落地。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区级行政审批事项减少至33项。区级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清零,梳理审定2232项权责清单并向社会公布。制定“1234”创新计划,全力推进创新型城区建设。完成公车改革阶段性工作,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同比下降26.9%。完成企业“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和个体工商户“两证合一”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加大事中事后监管力度。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建立“僵尸”企业数据库,清理“僵尸”企业174户。通过招商引资、拆迁安置,消化商品房库存120074平方米。全面落实城管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成立8个街道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指挥中心,建立“区级组织指挥、镇办统筹管理、社区联动配合”的城市管理新体制,取得了良好成效。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改革,形成居家、社区、机构养老三位一体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