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源县:“161”工程提升村干部素质
来源:摘自西宁市党建工作改革创新案例 日期:2018-11-01 浏览量:
湟源县以乡镇为主体,围绕精准扶贫目标,实施“161”村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将党性教育一以贯之,通过调整、带动、挂职、帮扶、培训、储备一批干部,建立体系完整、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村干部素质提升培养平台,逐步实现提质目标,为助推农村实现精准脱贫和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背景
湟源县是隶属于六盘山片区的贫困县,共有71个“三类村”,全县共选派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干部191名。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干部到村后,带队伍搞党建,带产业促发展,带资金搞项目,带技术搞培训,各项工作有力有序开展,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和认可。但也导致了现任村“两委”班子成员工作过于依赖第一书记,自主能动性不足,积极性不高,村级党组织主体作用功能有所弱化。为避免各级选派干部返回原单位后,群众会对现任村“两委”班子成员履职能力和履职效果的落差心生不满,而影响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湟源县积极探索推行“161”贫困村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利用2017年至2019年三年时间,着力打造“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村干部队伍。
二、做法
(一)“1”,党性教育一以贯之。以“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为目标,以“两个绝对”为政治要求,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大力弘扬“敢为人先、实干善成”的小高陵精神,引导村干部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教育他们用科学的思想和手段管理和服务群众,鼓励他们大胆创业干事,要求他们严以修身严以律己。用贯穿始终的党性教育,帮助他们在群众中亮身份,树形象,得拥护。
(二)“6”,6个一批建强队伍。由各乡镇党委结合各村干部日常工作情况及干部自身需求,对村干部进行分类,并利用县委组织部搭建的平台,对村干部实施“点单式”培养。调整一批:依托2017年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结合“能人治村”计划,对村“两委”主要负责人进行排查,将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人员、转业退伍军人等纳入村干部队伍,调整出一批“能人”村干部。带动一批:引导各村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干部发挥帮带作用,通过讲方法、说思路、搞培训等方式,带动出一批有思路的村干部。挂职一批:由县直各机关单位综合考虑干部能力水平和业务素质,实施“墩苗计划”;以“双帮”工作机制为依托,鼓励和引导村干部到相关单位“挂职”学习,培养出一批掌握好技术、好信息、好做法的村干部。扶帮一批:县委组织部负责建立一支政治强、能力好、会管理、懂经济的工作指导员人才库,各乡镇党委因需选人,实施分类帮建,通过“借力”的方式,扶帮出一批会工作的村干部。储备一批:以“三培双带”为依托,在各乡镇党委实施“强基拓源”计划,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民营企业负责人、优秀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转军人以及大学生“村官”纳入后备干部队伍,储备一批能带领群众致富的村干部。培训一批:依托“领头雁”工程,实施“轮训提质”计划,以“实地培训+网上远程培训+高校继续教育平台”模式,将村“两委”主要负责人纳入轮训计划,通过专家讲学、现场点评、经验交流、专题研讨等各类系统的培训,培训出一批有知识、有能力的村干部。
(三)“1”,实现提质一个目标。湟源县创新思路、改进方式、强化措施、完善机制,坚持分类施策,重点推进,通过三年的“161”村干部素质提升工程,使村“两委”主要负责人提升抓班子带队伍的能力、提升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提升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提升自我改进作风的能力,实现全县各村干部素质提质的目标。
三、成效
(一)村干部履职意识明显增强。通过开展党性教育和实施“扶帮一批”和“培训一批”项目,组织村干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对标‘两个绝对’再传崭新业绩”主题活动等基本政策学习培训工作,有针对性地增强了村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核心意识;在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提高村干部带头致富本领的同时,组织部分贫困村干部赴华西村等先进乡村参观学习,进一步解放其思想认识,培育其敢闯敢干的精神,有计划地增强了村干部的看齐意识;引导党建指导员向村干部讲思路、传方法,通过“评星定级”和“以奖代补”形式区别化提高村干部工资待遇的方式,有指向性增强了村干部的服务意识。
(二)村干部履职素质明显提升。通过实施“调整一批”,湟源县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比上届降低2.3岁,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比上届提高13.1%,村支部委员平均年龄比上届降低2.1岁,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比上届提高17.2%;村民委员会主任平均年龄比上届降低1.9岁,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比上届提高8.2%,村委会委员平均年龄比上届降低0.6岁,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比上届提高0.5%,村干部年龄结构不断优化、村干部文化素质明显提升;通过“储备一批”项目,把发展新党员工作同村干部培养工作相结合,将复退军人、致富能手和青年干部等文化水平较高、带富能力较强的“能人”补充到村级或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之中,提高了村干部做群众工作和处理农村繁杂事务的能力,村干部业务素质明显提升。
(三)村级党组织主体作用日益增强。通过落实“党建责任制”和“例会”制度,定期组织村“两委”成员学习交流村级事务办理流程,碰头汇总工作情况,研究解决村内重要事项和热点难点问题,坚持做到小事有沟通、大事共决议,有效促进了村中各项事务的有效衔接融合,村级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发挥日益增强。通过“带动一批”项目,由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干部带动村干部,利用当前的扶贫条件,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不断夯实村内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村内文化生活,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在群众中树威信,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日益增强。通过落实“坐班代办”制度、“阵地增温”项目和“阵地Wifi”项目等,破解了村干部“走读”、“观光”的问题,解决了村级综合服务中心“重建设、轻管理、有阵地、无活动”的实际问题,村干部工作作风明显转变,服务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实现了村级场所有人管、村民事务有人问、村内纠纷有人理,村干部聚民心,村级党组织服务作用发挥日益增强。
四、启示
(一)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进村干部素质提升,要紧密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精准扶贫、党员学习教育、“一号文件”宣讲等工作,在确保工作出成效、出经验的基础上,统筹推进各项任务的扎实开展,充分发挥其在村干部素质培养、夯实基层党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服务、保障和促进作用。
(二)要坚持分类施策、重点推进的原则。推进村干部素质提升,既要全面铺开“161”村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又要针对村干部个体素质差异实际和本地区实际特点,加强分类指导,明确主攻方向,以点带面的突破困难问题,促进村干部素质提升。
(三)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效的原则。推进村干部素质提升,要在第一时间掌握村干部的工作需求和能力提升进度;及时追踪调查,积极探索和解决推进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在确保工作出成效、出经验的基础上,指导和推动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四)要坚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原则。推进村干部素质提升,要在贯彻落实省市委部署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实际,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和做法,大胆创新工作思路和举措,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探索提升村干部素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