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龙华区 “亲邻党建”温暖你我他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日期:2023-07-20 浏览量:
“自推进‘亲邻党建’工作以来,小区环境变美了,社区活动变多了,邻里关系也更和睦了。”近日,谈起“亲邻党建”,深圳市龙华区龙胜社区的老住户张芬瑞感触颇深。
近些年来,龙华区积极推进人文社区“亲邻党建”工作,不断筑牢社区党组织堡垒,深入推进“亲邻之家”党群服务阵地建设,着力构建党群连心、邻里和谐、守望相助的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推动“陌邻”变“亲邻”,努力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堡垒行动”建强社区党组织
走进龙华街道清湖新村,各楼栋的“楼栋长信息牌”引人注目,本栋楼长、社区值班电话、社区党委书记联系方式和社区二维码一目了然。“我们通过构建‘片区+网格+楼栋格’的社区定格化管理服务模式,将小区治理落实到每栋楼的管理,社区接诉后,安排工作人员实地查看,以最快的速度解决居民诉求。”清湖社区党委书记杨高彬介绍说。
“您好!请走斑马线!”炎炎烈日下,先锋服务队成员身穿橙色马甲,奔走在福城街道街头巷口、楼道工厂,为居民提供暖心服务。通过建立健全“党组织+党员+社工+义工”服务模式,福城街道依托定格化管理服务机制,组建10支先锋服务队、467个服务小组、17支“小蜜蜂”义工队,有效整合资源提升区域治理水平。
在观澜街道广培社区,则上演了一幕“社区党委强力推进、社会组织紧密配合、街坊邻居搭把手”的暖心事:困境儿童英梅在12岁时被确诊为尿毒症,社区党委一直关心照顾她,专门安排工作人员全年跟进,社区党员、志愿者及周边邻居时常照顾英梅生活起居。社区党委还积极对接龙华区慈善会、晋心儿童慈善基金等多个社团组织,并发动周边社区居民募捐近百万元,在去年3月帮助英梅顺利完成换肾手术。
龙华区持续实施社区党组织“堡垒行动”,做强社区“大党委”,深入开展社区物业党建联建,推动住宅小区、城中村党组织覆盖率达100%,打造左邻右舍可信可靠的坚强堡垒。建立健全“区—街道—社区—片区(街区)—网格—楼栋”六级联动的定格化管理服务体系,打通资源、服务、力量下沉渠道,组建4.1万个工作联动群,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充分发挥社区“大党委”作用,形成由社区党组织、驻区单位、企业、社会组织、居民自治组织共同参与的“亲邻”联合体。全区535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3万名党员向社区报到,整合报到党员、志愿者、居民等组建先锋服务队近4000支,共150万余人次参加先锋服务队开展亲邻服务。
家门口有了党群服务微阵地
“最近肩膀有点不舒服,想借按摩器用一下。”7月14日,居民李想来到中海锦城党群服务V站“亲邻共享小站”,按要求做好登记后,免费借到肩颈按摩器。
“亲邻共享小站”是什么?原来,民治街道龙塘社区党委依托党群服务中心、中海锦城党群服务V站专门打造“亲邻共享小站”党群服务微阵地,小站里配备工具箱、轮椅、挂烫机等物品,备居民不时之需。“小站设施齐全,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各种服务,十分方便!”居民王亚东赞不绝口。
不单在民治街道,像这样各具特色的亲邻阵地,在龙华区还有很多。这些阵地不算大,但温馨感满满,不仅成为社区全方位关爱居民的温馨家园,也成为提升居民之间信任感和归属感的一条纽带。
为延伸党群服务阵地功能,龙华区综合运用现有党群服务阵地、城中村空地、物业公配用房、核酸采样亭等阵地资源,分批打造家门口“亲邻之家”100个,成为“党群连心、邻里和谐、守望相助”邻里服务有效载体。利用街心公园、小区、城中村边角空间,进一步开展“亲邻”微改造,打造一批群众身边的“议事角”“休闲亭”,推动党群活动从墙内“破圈”,走向城市边边角角。
社会组织共建共治聚合力
得益于“亲邻党建”工作的带动,社区的事逐渐成了大家的事。各类社会组织共建共治美好家园的热情得到进一步激发,一幕幕邻里互助的暖心故事接连上演。
“我们注意到小区父母对孩子培养方面的需求比较迫切,便专门联合社区开展儿童公益早教课程。”幼美迪早教机构负责人、龙塘社区“民星”曹景然说。在龙塘社区,像这样由辖区服务“民星”开展的公益培训、活动不在少数,他们以一技之长为辖区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陈奶奶着急缝制治疗腿疾的药包,但家里的自动式缝纫机坏了。”信息在大富社区居民微信群发布几分钟后,热心邻居刘老师迅速上门解决难题。为回应居民对社区文化活动的期待,大富社区党委成功在小区内挖掘并培育唱歌、绘画、缝纫等有特长的能人,分别形成音乐、书法、缝补等8个“帮帮团”,丰富邻里活动。
自龙华区发布“亲邻招募令”以来,吸纳全区支部党员、物业员工、志愿者等成为“亲邻合伙人”,评选623名社区“民星”,发掘一批社区医生、律师、教师、维修工等,并依托各类阵地积极开展“亲邻服务”“亲邻陪伴”系列活动,各社区每月定期开展一次“亲邻集市”,营造城市里的烟火气与人情味,让居民都能亲切感受邻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