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眉山三大党建工程激活基层治理内生动力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日期:2018-08-22    浏览量:

●在商务楼宇、产业园区、商圈市场和网络媒体等新兴领域建立基层党组织407个、功能党小组1020个

●开展组织结对共建、治理项目认领、志愿服务组团等8大行动,建立308个社区党群综合服务平台

近年来,四川眉山市坚持把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城市建设和基层治理的主线,以实施“战斗堡垒”“眉州先锋”“清风扬眉”三大党建工程为抓手,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党建活力转化为治理活力、党建资源转化为治理资源,为激活城市基层治理内生动力提供组织保证。

该市坚持扩大党组织覆盖范围,提升党组织组织力,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确保形成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正确方向。探索采取联建、挂靠、派驻等方式,在商务楼宇、产业园区、商圈市场和网络媒体等新兴领域建立基层党组织407个,结合地缘、业缘、趣缘、网缘等特点,基层党组织建立功能党小组1020个,通过横向联合、纵向连通,将党组织嵌入城市基层最活跃的经络,全面激活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末梢神经。制定《关于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分街道、社区、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等9个类别细化612项标准,通过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基本制度,把党组织组织力“软指标”转化为“硬杠杠”,助力提升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开展“学报告、读党章、守初心、谋发展”系列活动,通过整合师资力量、培训资源、宣传方式和目标任务,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川篇”,充分发挥城市基层党组织在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作用。

构建“一张网”工作格局,推动治理力量实现“抱团行动”。牢固树立系统思维和大局意识,坚持用组织纽带把条块和点面的治理力量串联起来,构建形成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良好格局。注重以上带下、上下联动,紧扣“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工作重点,制定《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通过完善述职评议考核、监督检查通报、跟踪问效问责等制度机制,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内容和工作要求压实到市、区县、街道、社区四级责任主体,增强上下联动、系统推进的战斗力。注重以内带外,内外互动,深化完善全市53个街道“大工委”和311个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基本构建形成以社区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委员会、驻区单位、社会组织、市场主体、社区居民等共同参与的“一核多元”治理格局,通过开展组织结对共建、治理项目认领、志愿服务组团等8大行动,提升内外互动、区域协同的聚合力。注重以点带面,点面拉动,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出新,围绕党建引领城市社区基层现代化治理体系、优化城市基层党组织设置、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等重点内容开展试点,探索从政策、机制、方法等方面全域破题,探索出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一核五化”“1314”等社区工作模式,形成点面拉动、整体提质的创新力。

该市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落实党的建设总要求的重要抓手,推动精兵强将服务基层、真金白银投向基层、真招实招用于基层,集聚形成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洼地效应”。为了让党员干部服务有力下沉,全市建立308个“一中心多站点”社区党群综合服务平台,实行服务群众事项进中心“一站式”“一窗口”办理,结合“双报到”“走基层”等行动,发动2.8万名社区直管党员走进居民家中、走入市场商铺,收集群众问题需求近20万个,采取“面对面”点单服务、“一对一”结对帮扶等形式及时解决,打通服务广大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推动党建重点资源有效参与,建立社区干部基本报酬、社区服务群众和党建工作专项经费定期增长机制,统筹整合部门党建项目资金,采取公益创投、购买服务等形式,打造“五彩唐坝”“金域蓝湾”等30个“党建+”项目品牌,推动党建资源有效参与到城市基层治理中去。为推动党建智慧信息有机衔接,该市运用“互联网+”技术,整合各类资源,开发形成眉山“智慧党建”平台,按照“对内教育党员、对外服务群众”的功能定位,确保做到情况动态掌握、诉求及时回应、问题快速处理、服务精准有效,为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插上信息化“翅膀”。目前,“智慧党建”终端已在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基本实现全覆盖,服务城市社区党员群众100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