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小区有了“党组织” 服务到了“家门口”
来源:陕西日报 日期:2019-11-06 浏览量:
“环境变美了,物业服务变好了,邻里矛盾变少了……”说起今年居住小区的新变化,10月31日,澄城县城关街道乐楼社区泰和佳苑小区的王师傅开心地笑了。
这些群众看在眼里的变化,是澄城县创新推进城市党建工作所带来的结果。
建强组织
让党员的先进性在“家门口”体现
今年以来,澄城县创新推出“党组织统筹,党员带头,居民参与”的小区治理模式,探索“单独组建”“联合建立”“功能组建”3种形式,把党组织建在小区(片区),让小区治理有了“带头人”。在工作机制上,探索由离退休党员干部担任小区党组织书记,随时随地采纳居民意见,调动党员干部参与小区治理、服务居民的积极性,形成了“党建共商、事务共管、难题共解、活动共办”的社区管理服务机制。
有着53年党龄的吴益庆退休后一点也没闲下来。他所在的社区党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他总是积极参加,有时因故无法到场,他也写好假条,委托老伴将假条送至社区。他说:“作为一名党员,就要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人可以退休,但思想不能退休。”在吴益庆等党员的带领下,小区里开展垃圾清理、卫生维护等工作,所有居民都愿意搭一把手。
据了解,为了全面提升城乡基层治理水平,增进人民群众幸福感,澄城县按照“一小区一支部、一栋楼一小组”的原则,加强城镇居民小区党建工作,在全县46个网格成立小区党组织120个,基本实现了小区党建工作全覆盖。在党组织的引领下,很多小区都拥有了“乐群家园”“康乐家园”这样的“党群之家”,成为党员活动、居民服务和协商议事的“微阵地”,也为小区党组织建设提供了有力平台。
织密网格
让群众的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
“下水道不通,自来水管漏了等群众的烦心事,就是我们工作的重点。”10月29日,新城国际半岛小区第七网格员田萌说。田萌告诉记者,在该小区,有一个居民生活微信群,小区内有一技之长的居民,比如水工、电工,会把他们的照片、联系方式、服务事项等公之于众,谁家有需要,她就会从中协调,通过群众点单、社区派单的方式,第一时间为居民解决难题。
今年4月,在泰和佳苑小区,在社区党组织和小区党支部牵头下,经过网格员和热心志愿者多次协调,小区重新规划停车位290多个,并修缮了地下电动车停车库,安装照明设施与充电桩,彻底解决了小区停车难问题,小区居民纷纷点赞。
……
在今天的澄城,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已经建立起了以社区直管党员、在职党员、流动党员和志愿者为主的社区网格党组织,构建完善了“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组织+小区党组织+楼宇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推动需求在网格中发现、资源在网格中整合、问题在网格中解决。活跃在大街小巷的46名网格员,不仅是各项政策的宣讲员、环境治理的保洁员、居民纠纷的调解员,还是扶弱帮残的服务员。他们用真情架起了干群之间的连心桥。
同时,为了充分发挥网格员的作用,澄城县各城市社区将90%以上的工作人员下沉担任网格员。这些网格员严格落实“六清、四到、四访、四报告”制度,定点签到、入户走访,反馈群众需求,解决矛盾纠纷。各相关职能部门也在小区内公示水、电、气等专业人员服务事项,实现与网格员无缝对接。今年以来,全县网格员已累计处理民间矛盾纠纷150件、社会治安事件8件、民生问题450余件,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得到显著提升。
此外,澄城县还建立了“街道党建服务中心—社区党建服务站—小区党建服务驿站”一站通服务体系,开通了“民情直通车APP”服务通道,联合共驻共建单位,齐心协力解决群众问题。
“网格人员下基层,真心实意解民情,党员户长做模范,撸起袖子加油干。”这首群众自编的顺口溜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七色”服务
让基层组织力在“家门口”提升
“手机没电可以去免费充电,下雨可以去借伞,口渴还有热水喝,彩虹庭真是太方便了!”10月30日,在澄城县长宏广场跳广场舞的市民,你一言我一语地称赞着县里推行的“七色”志愿服务。他们所说的彩虹庭,是广场旁边一幢崭新的建筑。木质外墙上,鲜艳的党徽格外醒目。
据了解,近年来,澄城县立足群众实际诉求,融合“七色”原生含义,全面启动了“七色”志愿服务,设置“彩虹庭”为居民提供饮水、雨伞、充电、药品等便民服务,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通过“群众点单、街道下单、社区派单、服务队接单”的“四单”服务模式,建立起全县5000余名在职党员直接服务群众的常态机制。
在澄城县宝塔社区的服务大厅,有一个挂满纸片的“心愿树”,纸片上写着的都是小区里群众的心愿。前不久,张金山老人留下了“要是有一台新的电磁炉,煎药就更方便了”的心愿。很快,澄城县交警大队的党员志愿者就和社区对接,为老人送去了一台电磁炉,并开始定期为老人整理床铺、打扫卫生。
不仅如此,澄城县社区党组织在服务群众过程中,还按照“一月一主题、一年一规划”原则,结合重要节日、重点工作,积极开展“居民讲堂”“美丽小区”创建等项目化、品牌化服务活动,积极打造以党组织为核心、党员为主力、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服务治理体系,进一步营造了和谐文明、向上向善的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