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厦港街道“135工作法”推进城市有机更新

来源:党建网    日期:2019-11-25    浏览量:

近年来,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厦港街道紧跟形势,针对老城区空间不足、资源有限的现状,提出并经思明区政府同意,将沙坡尾片区列入老城有机更新示范点,采用“135工作法”,即以党建引领为1个核心,通过文化领航、街区自治、产业多元“三驾马车”,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指”并进,在不大拆大建的前提下,通过微改造的方式让沙坡尾老渔港重新焕发生机。

一个核心:党建引领

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沙坡尾避风坞周边十余名骨干商家主动发起,凝聚力量,组建商家协会并成立沙坡尾文化生态圈党支部,引领片区居民、商家和企业开展环境整治提升,引领文化生态保护,引领产业业态调整,引领共建文明街区和参与式自治管理。2018年,文化生态圈党支部组建沙坡尾文化生态保护志愿队,开展文化生态保护行动,并由片区居民和商家共同缔结制定《沙坡尾文明公约》,列出了在沙坡尾系列行为的正面、负面清单,文化生态保护行动在2018年福建省志愿服务大赛中荣获铜奖。

“三驾马车”驱动

文化领航,塑造人文活态博物馆。一是再现海洋文化。组织海洋渔业专家和渔业相关产业公司对旧时渔捞作业渔区、航道、岸线以及避风坞周边船坞、锚地、渔船铁圈拉环坞界等进行专项梳理,综合修缮并筹备开发利用老渔船16艘,定期举办扎染等具有渔港特色的习俗活动;依托老渔民、专家绘制《海洋千种鱼类》,建设浮雕墙、渔港活态展示馆和海洋文化展示厅,再现沙坡尾渔港、渔业繁荣景观。二是交流闽台文化。复建“接官亭”牌坊与台南遥相呼应,再现玉沙坡作为康乾百年间唯一渡口的对渡历史,见证两岸一脉相承、同根同源;每年参与举办郑成功文化节,构建两岸的联系纽带和桥梁。三是保护民俗文化。定期举办送王船(每五年两次)、送水灯(海普)等系列文化活动,保护传承传统文化民俗,同时,联合马来西亚就“送王船”项目向联合国申报世界非遗,推动厦港民俗文化精髓走向世界。

街区共治,缔造美丽文明新家园。一是共值“一日馆长”。组建沙坡尾参与式治理工作坊,搭建厝边会客厅、居民议事厅、游客服务驿站“三位一体”平台,定期开展建筑、民俗、音乐、美食、老物件等主题的系列“一日馆长”轮值活动,引导居民、商家、游客多方融入,共同为沙坡尾的发展建言献策,缔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二是共护“文化生态”。常态化开展“志愿我和你、文明玉沙坡”系列志愿服务,以志愿讲解沙坡尾为基点,展示、传播、示范、带动沙坡尾文化生态。三是共建“公益学堂”。搭建并邀请商家加入“公益学堂”平台,形成“1+N"学堂参与模式,以传承渔港文化为主线,开设海洋手工艺制作、打铁技术传承、咖啡制作培训等课程,举办非遗文化传习、创业就业培训、互动讲座沙龙等活动,引导商家致力打造文化公益街区。

产业多元,打造独具特色商业圈。一是汇聚文创产业。整合129艺术西区、中华儿女美术馆、微风乐集等文创企业资源,举办草地(现场)音乐会、艺术画展等活动,孵化A萌合唱团、青年态等文化创意组织,带动片区雕塑、版画、服饰设计、手作木艺、音乐、影像等创意企业多元发展。二是保护传统产业。推出“舌尖上的乡愁”主题活动,进一步发展保护芋包嫂、亚海面线糊、乌糖沙茶面等老字号,酝酿业态保护清单,商请公房业主单位按清单控制范围进行招租,确保商圈业态可持续发展。三是发展影视产业。成功引进“海峡百艺计划”,汇集百位台湾艺人、导演等影视行业从业人员在厦创业,推动海峡两岸文化影视产业共同发展,打造沙坡尾影视拍摄地,引进《紧急救援》《伟大的愿望》等一批剧组在沙坡尾拍摄取景。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指”并进

创新发展并进。一是改造模式创新。梳理久经沉淀的老旧工业厂房,赋予文化理念,吸引年轻群体进驻,将老旧工业厂房改造成创新创意集聚区。二是思维革故鼎新。引导老渔民积极参与文化项目体验,摒弃原有传统固化思想,将自身渔业生产技能转变成表演、教学模式,酝酿沙坡尾一台戏,传承文化。三是生活方式更新。转变传统渔业劳力劳作观念,强化服务和品牌,打造专属网红和IP,提升街区品味格局。

协调发展并进。一是建筑景观与历史人文协调发展。注重闽南建筑风貌保护,将避风坞沿岸的清末至上个世纪五六十年的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建筑进行专项修缮和保留,形成各种不同风格混搭的建筑群落,确保建筑景观与历史人文相协调。二是民众生活与文旅市场相依并存。让众多艺术创作工作室、个性文创小店、广受追捧的网红、街角博物馆与本土厦门味的市井生活相融合,形成多元文化与乡愁记忆交相辉映的浓郁氛围。三是景观环境与文化生态和谐共生。联合文史专家,开展文化生态专项研究探讨,见缝插针布置渔港特色景观小品和城市家具,打造渔港特色文化生态景观。

绿色发展并进。一是专项治理环境。开展生活污水截留和清除避风坞坞底淤泥,有机更新水质;清理避风坞周边历史违章和揽化入地空中蜘蛛管网,营造整洁氛围。二是打造山海景观格局。控制避风坞周边建筑高度,保护沿海天际线;增设木栈道,打通五老峰至沿海的景观步道,形成山海景观格局。三是注重低碳。重视片区交通规划,逐步建设片区慢行和步行系统;酝酿街区业态清单,提升烧烤、煎炸等污染行业准入门槛,倡导绿色低碳、生态健康。

开放发展并进。一是构建“一带一路”桥梁。依托片区朝宗宫、龙珠殿等宗教宫庙的,增进民间信仰交流,促进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往来,构建“一带一路”的纽带和桥梁。二是打造国际友人重镇。梳理街巷,对房前屋后美化、彩化、亮化,营造小尺度、洋风格空间街巷,开展形式不一的读书会和沙龙讲座等国际化创意文化交流,吸引国际友人。三是建设台青基地。申请沙坡尾片区列入台湾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进一步强化落实“惠台60条”、“惠台31条”政策,吸引台湾青年参与共建街区。

共享发展并进。一是共享发展资源。将沙坡尾活态展示馆和厦港海洋文化展示厅等文化资向公众公益免费开放,提供全方位、多维度的资源服务,解读沙坡尾之眼;鼓励民间资本积极搭建“巢”“路灯计划”等共享空间,打造共享街区。二是共享发展成果。与厦门大学等高校开展深度合作,定期梳理、总结、提升理论成果,将沙坡尾有机更新发展经验在国内外进行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