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习近平总书记学习诗词典故

来源:西宁市委组织部    日期:2018-08-28    浏览量:

习近平总书记具有深厚的国学底蕴,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自尊和自信,常常在讲话或文章中引经用典,这也成为他的讲话吸引无数中外“粉丝”的一大靓丽风景。今天,我们就跟着习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学习一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吧!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

【释疑】出自晋朝杨泉《物理论》。意思是,一抓住总纲,渔网的网眼就自然张开;抓住根本,其末节就会自然顺从。

“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叱咤变化,无有留难,则天下之势一矣。”

【释疑】出自明朝冯琦曾《宋史纪事本末》。意思是,命令下达之后,执行就像身体驱使手臂,手臂驱使手指,非常顺畅,不会存在困难,就会使全国行动统一。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

【释疑】出自苏辙《新论中》。意思是,想要筑好一间房屋,先要治理好它的地基。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释疑】出自孟子。意思是,培育人才是治国的根本大计。

“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审举,审举在核真。”

【释疑】出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意思是,治国的根本在于得到人才,得到人才在于慎重推荐,慎重推荐在于考察这个人真实的情况及能力。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释疑】出自《增广贤文》。意思是,住在水边能掌握不同鱼儿的习性,住在山旁则能识别各种鸟儿的声音。

“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

【释疑】出自《资治通鉴》。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把才华用来行善,品格低下的人把才华用来作恶。携带才华用来行善,善行没有不到的;携带才华来为恶,恶行也没有不到的。

“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

【释疑】出自《资治通鉴》。意思是,自古至今,国家的乱臣奸佞、家族的败家浪子,因为才有余而德不足,导致家国覆亡的多了。

“审其所好恶,则其长短可知也;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

【释疑】出自管仲《管子·权修》。意思是,了解他喜欢什么和厌恶什么,就可以知道他的长处和短处;观察他同什么样的人交往,就能判断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释疑】出自《左传·宣公二年》。意思是,一般的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没有过失?

“治天下者,用人非止一端,故取士不以一路。”

【释疑】出自欧阳修《乞补馆职札子》。意思是,治理天下的人,用人不止于某一方面,所以选用办事的人也不能局限于某一方面。

“凡用人之道,采之欲博,辨之欲精,使之欲适,任之欲专。”

【释疑】出自司马光《稽古录·卷十六》。意思是,用人的方法,采纳选拔的时候必须广泛全面,辨别甄选的时候必须精准,使唤委派必须适合,任用必须根据各自的专长。

“为官择人者治,为人择官者乱。”

【释疑】出自《旧唐书·窦诞传》。意思是,专为某个人而设置官位,就会引起混乱;根据职位而选择合适人才,就能得到治理。

“善用人者,必使有材者竭其力,有识者竭其谋。”

【释疑】出自欧阳修《乞补馆职札子》。意思是,善于用人的人,一定要使有才能的人竭尽自己的力量,使有见识的人竭尽自己的智谋。

“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释疑】出自《三国志·蜀志·马谡传》。意思是,言语浮夸,超过自己实际能力的人,往往没有什么真本事,这样的人不可以重用。

“堤溃蚁孔,气泄针芒。”

【释疑】出自南宋范晔《后汉书·列传·郭列陈传》,原文是“臣闻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溃蚁穴,气泄针芒” 。意思是,臣听说严重的事是以轻微的事为开端的,忽视小处会酿成大祸,小小的蚂蚁窝能够使堤岸溃决,针芒般大小的孔眼能使气泄掉,后人常用这句话比喻小事不注意就会出大乱子。

“修己以敬” “修己以安人” “修己以安百姓”

【释疑】出自《论语·宪问》,原文是: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意思是:子路问什么叫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周围的人们安乐。”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尧舜还怕难于做到呢?”孔子认为,修养自己是君子立身处世和管理政事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做,才可以使老百姓都得到安乐。

“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释疑】此句化用了中国古代“慎微”和“节欲”这两种思想。《论语》讲:“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后半句出自老子《道德经》,原文是“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联系起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要被蝇头小利诱惑,因此失去操守、坏了大事、忘了大义。不要被五光十色的外界所诱惑,不要被欲望牵着走,要有自我控制的能力。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释疑】出自《管子·权修》。意思是,作一年的打算,没有比种植谷物更恰当的;作十年的打算,没有比培植果木更恰当的;作终身的打算,没有比培育人才更恰当的。还可以换一种说法:种植一次而有—次的收获,这是谷物;培植一次而有十次的收获,这是果木;培育一次而有百次的收获,这是人才。

“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则无以知人之德。”

【释疑】出自汉代徐幹《中论·修本》。意思是,道路不险,就不能知道马的优良;任务不重,就不能知道人的德行。总而言之,越是艰难困苦,越能显出人才的素质。

“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

【释疑】出自《左传襄公十四年》。意思是,君王做得好就赞扬他,犯错误了就纠正他(的错误),遇到灾难就援救他,过于放纵就告诫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千霄战风雨。”

【释疑】出自陆游《苦笋》。意思是人才自古以来都是培养而成的,应该大胆使用,放手让他们实践锻炼。

“高才者处以重任,不问出入。”

【释疑】出自明代李贽《答耿中丞》。意思是,人才难得,爱惜人才者更难得。原文是“才固难矣,犹时时有之;而惜才者则千古未见其人焉。”爱惜人才者难得,而在当政者中爱惜人才者尤为难得。由此可见,只有认识人才,爱惜人才,委以重任,发挥作用,才能使国家富强。

“瞻山识璞,临川知珠。”

【释疑】出自东晋葛洪《抱朴子·行品》。意思是,有慧眼者看山崖,就可以看出山上有璞;面对河川,就可知水中有珠。这里是指善识人者,能于众人之中发现贤能,有慧眼者,能识奇才于未露头角之时。

“劝君参透短长理,自有人才涌似云。”

【释疑】出自明代吕柟所著《泾野子·内篇》。意思是,

劝说你看清一个人的长处和短处,人才自然会多的像云一样。

“众里寻他千百度。”

【释疑】出自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意思是,(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

“铁肩担道义。”

【释疑】出自李大钊撰写的名联。意思是,坚实的双肩负担起世间的正道情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