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乡村:小厕所改出大民生
来源:西宁晚报 日期:2024-01-19 浏览量:
湟中区大才乡小磨石沟村,村民王守生家中抽水马桶、淋浴等设施一应俱全。
厕所虽小,体现文明,牵动民生。
一个个美丽村庄与品质生活方式的背后,离不开对厕所的治理。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民心工程来抓,积极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改厕意愿,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以“厕所革命”助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推进我市乡村振兴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绘就了一幅幅和美乡村新画卷。
“如厕洗澡都方便,庭院干净了”
“冬天冻不坏,夏天没异味,厕所安在家里,干净卫生还方便,感觉一下子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去年10月,湟中区大才乡小磨石沟村村民王守生家通上了水厕,简陋的老式旱厕成为过去。
走进王守生家的卫生间,瓷砖墙壁整洁明亮,抽水马桶、洗脸盆、淋浴设施一应俱全,厕所干净整齐,没有一点异味。
“我们村从去年3月份开始了厕所改造项目,政府利用项目款为140多家农户修建了水冲式厕所123座,覆盖率达到85%。”小磨石沟村党支部书记王文德介绍说,水冲式厕所干净卫生,使用起来方便安全,又无任何异味,厕所改造以来,村民的幸福感大大提升了,生活环境大变样。
和王守生家一样,在湟中区各乡村,家家户户的庭院内,厕所已经改头换面变成了整洁卫生的卫生间,成为乡村振兴最耀眼、最值得夸赞的民生实事。
“院子里没有了异味,少了蚊虫”
“水冲式厕所只是‘厕所革命’的其中一项工程,去年双坑交替组装式旱厕也成为了湟中区厕所再造的新项目。与以前相比,现在的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天更比一天好。”湟中区鲁沙尔镇青石坡村村民马启龙对记者说。记者在马启龙家看到,主人把庭院打扫得干净整洁,靠近西北角的组装式旱厕格外引人注目,它有着大红色的屋顶、乳白色的墙面、灰色的遮挡板,白色的排气管直通到屋顶,两个蹲坑也被严严实实遮挡起来,没有任何异味。
“鸟枪换炮了!”马启龙笑着说,从去年3月份以来,家里装了组装式旱厕后,家人使用起来很方便,再也不用冒着寒冷跑到院子外面去上厕所了。组装式旱厕有了遮挡板,粪污全被遮盖起来,院子里再也没有异味,少了蚊虫骚扰,家里干净多了。
青石坡村村委会副主任马青介绍道,2023年10月,青石坡村完成139户厕所改造,新建的组装式旱厕样式新、无异味、粪便发酵后又可以返田再利用,对农户来说非常实用,所以很受大家欢迎。
据了解,2013年以来,湟中区225个村新改建卫生厕所4.12万座,其中双坑交替式旱厕2.94万座,水冲式厕所1.11万座,双坑交替组装式旱厕669座,改厕资金达12948.56余万元,受益人群达20.6万人,改造后的使用率达100%。
“如厕从将就变成讲究”
近日,记者走进大通县东峡镇衙门庄村村民范虎家,地面墙面贴着精美的瓷砖,浴霸、热水器、洗手池、淋浴花洒、坐便器一样不少。“现在用上水冲式的新厕所,一点味儿也没有。”说起改厕的好处,范虎笑逐颜开。
范虎说:“以前厕所没改造之前我们用的是旱厕,夏天又臭,苍蝇也多,很不卫生。外孙女嫌厕所脏,节假日从城里回来看我们,没少为上厕所受委屈。现在好了,家里装上了水冲式厕所,和城里没啥两样。对我们老年人来说上厕所真是太方便了。”
小厕所,大民生!随着“厕所革命”走深走实,越来越多像范虎一样的村民,享受到这项民生工程带来的便利,大家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村庄更宜居,生态更优良。大通县把‘厕所革命’和村庄清洁行动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中之重,加大力度,扎实推进。在推进‘厕所革命’时,我们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引导,以质量为第一要务,努力保证建成一个使用一个,不仅和农民算健康账、经济账,更要为他们普及文明理念,让广大群众真正从中受益。”大通县农业生态环境与可再生能源工作站副站长严海龙说。
如今,大通县20个乡镇186个村实施了卫生厕所项目,项目村卫生厕所覆盖率均达到85%以上,全县累计修建各类农村新型户用卫生厕所3.7万座。
全市农村卫生厕所达23.49万座
让乡亲们用上卫生的厕所!农村“厕所革命”是一项直接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民生工程。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厕所革命”作为当前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民心工程来抓,广泛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以“厕所革命”助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卫生厕所共计23.49万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7.26%。
“‘厕所革命’的背后,有着我市农业农村、环保、建设、水利等各级部门的通力协作和配合。我们一直把农民愿意不愿意、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农民的选择,严把产品质量关、施工质量关和群众满意度,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进行改厕,加强全过程监管,确保农民愿用、会用、能用、长用,确保改一户、成一户、用一户、好一户。力争到2035年建成以自然村为单位的小型农村污水处理局域网,让农村家家户户通上水厕;到2049年力争建成以乡镇为单位的污水处理系统,农村污水处理实现无害化。”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
有“面子”更要有“里子”,做好改厕“后半篇文章”至关重要!我市将持续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全力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记者 芳旭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