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大通县以机制创新推动基层党建常抓常新

来源:西宁市委组织部    日期:2017-12-04    浏览量:

  近年来,大通县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工作理念,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尤其是在党组织设置、工作方式方法、党员教育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形成有效经验并建立长效机制,不断激发党组织活力,保持旺盛的党建生命力。

  落实规范党内组织生活长效机制。把党员参加日常组织生活情况量化,定期进行考核,并把考核情况作为评议党员的重要依据;结合党员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创新组织活动形式,使党支部能更多地提供特色和个性化服务。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突出抓好党性教育,扎实开展“三个一”主题活动,全面引导基层党员主动参与党内组织生活、党员教育活动、为民服务活动。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一名党员一面旗”“115+N”支部主题党日等活动,增强党员党性观念和服务意识。严格按规定程序指导各村党支部召开了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通过制作“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执行流程图、电教片、动漫演示等方式,切实引导农村党组织以落实基本制度为载体,促进党内组织生活规范化。

  完善党员学习教育长效机制。把党员先进性的标准分类、细化,对党员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出具体要求,使广大党员都能明确自身的职责定位和努力方向。扎实开展党员教育管理“六个一”工作,落实党员设岗定责、岗位承诺制度,督促村党支部建立“村党支部—支委委员—党员—群众”网格化联系框架,主动同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制定《大通县党员日常行为准则(“九必守”“九必禁”)》,切实规范全县党员日常言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断创新学习教育载体,完善制度,拓宽“学”的覆盖面和“做”的渠道。扎实开展“庆七一”系列活动、“践行新理念、创造新业绩,喜迎十九大”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推行“党员中心户”“党员家庭户”等制度,切实将党员教育抓在日常、严在经常。

  强化党员监督管理长效机制。落实发展党员调控计划,实行“双推双选”制,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增强队伍活力,3年来,新发展农村党员1297名。灵活利用“互联网+”破解失联党员、流动党员外出联系难、教育管理难、参与活动难、党费收缴难的“四难”问题,实现失联党员归队654名,筛查“口袋”党员1人。健全和完善处置不合格党员“123”工作机制,开展党员登记试点工作,按照“一人一档”原则建立了党员个人档案,在保持党员队伍纯洁性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健全完善党员积分制管理办法,对党员进行细化、量化、动态测评打分,对积分靠后的党员进行“亮灯”警示、督促整改,确保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建立项目化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实施“一环三线”党建示范带建设项目,以“一村一品、一乡一特色”思路,选择了72个重点建设村和辐射带动村,重点打造一批基础扎实、发展较快、带动力强、示范性好、特色鲜明、群众满意的党建综合示范点、示范片,3年来,共落实旅游发展、道路硬化、蔬菜种植等项目30余项,涉及资金达65758万元。实施“党建+电商”聚能脱贫攻坚项目,以农村电子商务为突破口,积极探索“互联网+党建+精准扶贫”发展模式,探索党建服务民生、促进发展新路径,实现党建与经济协调共进、互促共赢,成立了全省首家农村电商党支部,树立了“党建+电商”标杆。实施功能型党委建设项目,在产业相近、地域相邻、资源互补的镇村,组建设施农业、生态旅游类功能型中心党委3个,进一步增强统筹发展能力。积极申报并实施“四举联动”打造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升级版”市级重点党建项目。在全县范围内筛选确定了25个村集体经济发展示范项目,积极采用普惠金融、电商网络、人力资源进村,在“一环三线”党建示范带上打造“党建+农商”“党建+旅游”“党建+项目”三个产业链等措施,助推全县村集体经济发展。

  健全党内关怀关爱长效机制。探索党内人文关怀机制,建立基层党员关爱基金。构建城乡一体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机制,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党员帮扶基金”,建立健全了“三卡四金”和老党员生活保障补助等6项帮扶机制及《大通县“3+7+N”党员救助暂行办法》,加大对生活困难党员的帮扶力度。近年来,累计为农村老党员发放生活补助金40余万元,为卸任村干部发放了生活补助150余万元,筹资80余万元开展了“助残扶困”“农村老党员补助”“七一老党员、贫困党员慰问”等为民办实事活动。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励机制、养老保险制度、健康体检制度及创业帮扶制度,逐步计划提高村干部工资报酬,让村干部在经济上有“盼头”,在工作上有“干头”,在政治上有“奔头”。

  建立民主管理集体资金运行长效机制。在健全完善现行的“三议一表决、两公开一监督”“五权三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和村规民约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乡贤参事会”制度及“幸福乡村党建基金”运行机制。在全县范围内筛选确定了27个试点村,试点培植“乡贤参事会”建立“幸福乡村党建基金”,畅通乡贤作用发挥渠道,健全完善“幸福乡村党建基金”管理制度,强化农村党组织服务功能。按照资金使用遵循公正、公开、透明、有偿使用、滚动发展的原则,引导全县124个“三类村”建立由村党支部统一管理、村民理财小组监督的扶贫“互助基金”协会,确保每个村50万元的扶贫互助资金安全运行,发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