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中县创建“名师名医文化名人”工作室 打造本土人才小高地

来源:摘自西宁市党建工作改革创新案例    日期:2019-01-28    浏览量:

  湟中县针对重点领域人才不足的问题,探索开展“名师名医文化名人”工作室创建工作,在县域卫生、教育、文化等行业领域首批挂牌命名10个有影响力的县级人才工作室,启用名人标识,加快推进人才发展机制创新,着力打造县域本土专业技能人才队伍培养“小高地”。

  一、背景

  当今世界,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显,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本土人才是全县人才中的基础群体,数量多、分布广,非常具有创造力和活力,对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县域人才培养开发方面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人才供需矛盾突出,县域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少,在省内外享有一定知名度的高层次人才更是凤毛麟角;人才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呈现“五低”现象,即高学历人才比例低、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低、高技能人才比例低、企业高管人才比例低、青年高级人才比例低;人才创新创业平台规模小、层次低,市场发育不完善、服务载体功能落后,人才发展机制有待完善。

  二、做法

  (一)三级管理抓创建。在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县人才办负责“三名”工作室建设的组织协调、宏观管理、检查指导等工作;行业主管部门为具体管理部门,负责工作室的推荐申报、管理考核等工作;工作室领衔人所在单位协助主管部门对工作室进行日常管理。在具体创建过程中,县人才办制定名师名医文化名人工作室创建方案,明确创建目的、工作室人员组成及资格条件、申报程序和保障要求,牵头组织开展和推进“名师名医文化名人”工作室创建工作;行业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根据创建要求强化宣传动员,拟定符合条件的领衔人组建工作室,经一定时期创建后,工作室领衔人自愿提出申请,提交申办报告和学历、获奖情况、主要业绩、技术创新等印证资料,经用人单位审核后向主管部门推荐,主管部门审核并确定推荐名单上报县人才办;县人才办组织行业专家进行评审,经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研究批准后,分批次命名授牌。

  (二)绩效考核保运行。人才工作室推行动态管理,原则上以三年为一个管理周期,在认定期满前三个月可申请延续。期间,工作室领衔人不再从事相关技术岗位工作的,或离开申报单位的,不再保留名师名医文化名人工作室称号。人才工作室实行绩效考核,分年度考核和管理周期评价,年度考核由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考核结果报县人才办备案;期满考评由县人才办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开展。期满考评不合格的,将撤销工作室称号,不得申请延续;期满考核合格的,可以申报下一轮工作室命名;工作室成员的考核由工作室领衔人负责,不合格者报行业主管部门同意后予以调换,并按有关程序吸收符合条件的新成员进入工作室。

  (三)多元保障促活力。行业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尽力为工作室运行和发挥成效提供保障条件,努力提供技术攻关创新和推广交流的固定场所,配备相应的基础设施设备,尽力提供一定支持资金及日常工作经费;对业务工作有贡献、人才培养有成效的领衔人给予相应的奖励,同时积极组织领衔人及其成员参加学习培训、调研考察、技术交流等活动。依托县上建立的人才工作专项资金,每年统筹安排部分资金作为工作室补充经费,实施人才开发建设。坚持推行领导干部联系优秀人才制度,及时将工作室领衔人调整为县级领导联系对象,县领导采取定期或不定期走访、座谈、慰问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强与联系对象的联系,传递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征询落实人才工作政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掌握工作室工作动态和需求,努力为人才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三、成效

  (一)进一步拓宽本土人才培育渠道。各工作室以名师、名医、名人为引领,吸引了一批骨干人才加入,不断完善“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培养模式,采取实践锻炼、项目开发、课题攻关、合作交流、培训进修、团队共生等渠道,加强以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和专项培训,不断提高工作室成员综合能力,开发一批急需人才,逐步解决人才“不适用”问题。

  (二)有效搭建起本土人才培育平台。以工作室为载体,培养一批在县内外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本土人才,并充分发挥辐射带动和集聚效应,做好传帮带,推进人才团队建设和梯队建设,把工作室建成开展本领域、本学科创新性研究的发展平台和培养后备人才的培育基地。目前,挂牌命名工作室成员达210余人,培养了一大批后备人才,为县域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有效解决人才“不够用”问题。

  (三)探索创新了本土人才培育机制。通过创建推荐、申报评审、挂牌命名、启用标识和保障运行,全面推行县级“名师名医文化名人”工作室创建工作,建立了结合实际、彰显特色的育才用才机制,充分发挥名师、名医、文化名人引领带动作用,人才工作室正逐步成为全县各类优秀人才展示才能、开拓创新的舞台和培养本土优秀后备人才的新高地,努力解决人才“用不活”问题。

  四、启示

  (一)必须结合人才发展实际。因客观条件和基础限制,县域育才聚才难以全面开花,必须找准着力点,有所为有所不为,应当以最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为突破口,坚持把人才培育与特色产业、民生事业、重大项目建设结合起来,注重在基层和生产一线培养锻炼人才。同时,细化人才聚集政策措施,形成具有明显优势的优秀人才聚集基地,提升特色产业竞争力和人才吸引力。

  (二)必须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对人才的培育不能拔苗助长、急功近利,需把握人才成长规律,循序渐进、深厚积淀。注重师承效应,通过“名人”德识才学指导点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形成“师徒型人才链”;注重人才的激励和社会认可,对具有发展前途的“潜人才”给予大力支持,使其做出更大贡献;注重人才团队、梯队建设,优化人才环境,发挥人才共生效应,促进人才成团成批涌现。

  (三)必须发挥用人单位作用。坚持组织部门、职能部门、用人单位之间相互配合,厘清管理职责,整合优势资源,强化服务保障,形成上下联动、统筹协调、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加强对人才工作室的集成支持。充分发挥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坚持在创新实践中识才、聚才、育才,推动教师进课堂、医生在临床、专家走基层、名人帮一线,真正让人才在实践锻炼中成长,在基层一线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