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贤纳士 海纳百川——“成都人才36条”
来源:共产党员网 日期:2017-04-20 浏览量: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2016年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成都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增强成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成都肩负着这样的使命和责任,每一项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
2月15日,中共成都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在市政府召开“成都人才36条”新闻发布会。 “成都人才36条”从人才管理体制、人才引进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创业支撑体系、人才创新创业激励机制、人才科学评价机制、营造“类海外”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和目标,无不体现着成都构建符合国家中心城市要求的国际化人才制度体系的决心和改革力度,无不体现着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求贤纳士的深刻用心和海纳百川的胸襟气度。
“成都人才36条”与2016年市委、市政府的“一号文件”——“成都人才新政十条”相比较,对于各方面的人才政策更加完善、更加灵活、更加主动,也更加开放。
“成都人才新政十条”大幅提高了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和人才资助标准,专设了“伯乐奖”;而“36条”强调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强化用人主体的自主权和构建市场化的人才服务体系。突出市场化导向,向用人主体放权,这无疑更加灵活,更加有助于人才资源配置的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成都新政十条”对国家和省、市人才计划入选专家所在企业研发生产的终端新产品,直接纳入《成都市地方名优产品目录》;“成都人才36条”则专门建立了《高层次人才名优产品目录》,对进入《目录》的终端产品(服务),在政府采购、宣传推广等方面给予一定支持,帮助拓展市场,这在全国都属首创。
以往电视节目中采访客居成都的外国人,当问到成都最吸引他们的地方时,往往被回答的最多的无非成都美食、美景和成都美女。然而他们言语间却不乏有些许“俱怀逸兴壮思飞”却“欲济无舟楫”的怅然。而“成都人才36条”之后,成都宜业宜商宜居的“类海外”环境建设和为他们争取的“国民待遇”,必将增进外籍人士“家在成都”的融入感和归属感,成为继美食美景美女之后更具吸引力的磁石。
成都人才事业从“政策创新”到“体制机制改革”彰显着成都大刀阔斧改革的勇气却又细针密缕的周到,彰显着成都择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气魄和决心。这一继2016年市委、市政府“一号文件”之后的又一重大人才纲领,标志着成都人才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对未来我市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具有里程碑意义。成都将如一片梧桐林,引得金凤纷纷来,对于成都的未来,我们拭目以待……(文/郭熙睿)